他的长官是吴三桂,他已经跟随了吴三桂走南闯北很多年了,从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小兵逐渐到了现在的地位,都是吴三桂给他的。

他被拍到东川来镇守,自然是因为吴三桂的意思,他是少数几个知道东川封锁线真正意图的人,表面上修建这个烽火台是为了防备西南和四川的明军,实际上是为了进攻建昌做准备。

而且吴三桂也私下里表示,自己期望在这半年到八个月的时间里能够修建一批仓库,储藏供应三千到五千军队和一千匹马的粮草。

而在靠近建昌的地方,更是需要储备同样规模人马战斗需要的资重。

不过眼下已经完成得差不多。

他还想到当初吴三桂听见重庆之事时候的表情,有一点惊讶,不过还是智珠在握的表情。

杨清看着巍峨高大的烽火台,想着四川这边的战事也渐渐轻松了,忍不住感慨我大清真的是天命所归,同时感慨自己真的是跟对了人,不然也只是这茫茫农夫的一份子,或许早就死在乱兵中了。

战争快要结束了吧,自己就能够颐养天年了,抱孩子,升官,百年之后择一吉壤安葬。

这个时候突然有使者来报,打开信件,里面只有短短几句话,说四川发生了重大变故,必须要摧毁沿途所有的的仓库和资重,并且进行坚壁清野,要把所有能够看见的、能够提供给明军休息的建筑给摧毁。

“这是什么荒唐的指令?!”杨清简直是怒不可遏,这些东西花费了他大量的心血,而且如果建昌不投降,这肯定是能够当做抵御的墙头堡的,怎么能够拆除?不光光是心理上不能够接收,昆明那边肯定也是不会接受的。

“我不会下令的,除非我能够看见大人的亲笔信和令箭。”杨清现在恨不得立刻飞到吴三桂面前把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诉说清楚。

使者也能够理解,毕竟辛辛苦苦修建的烽火台一次都没用上确实是让人感觉恼火,而且这个使者心中也有同样的想法,打算暂时坚守,若是明军没有杀到那就保住据点,若是明军真的来到再执行不迟。

使者自称之所以前来杨清这里,是因为他的长官不能截留命令。

不过若是杨清的反应是立刻烧毁据点的话,使者还会设法劝说他采用和他长官一致的态度。

这个消息让杨清稍稍感到宽慰,当然他同样不敢截留命令,就把这个命令向下一站发去,但同样让自己的使者带去自己的个人意见。

派走了使者后,杨清一夜无法入睡,他命令士兵取出好多天没有披戴过的盔甲,擦去武器上的灰尘。天亮后他登上高台,一个劲地向西北方眺望。

整个上午都还没有什么变化,到了下午的时候,正当自己的亲卫准备叫自己吃饭的时候,昨天的那个使者风尘仆仆地来了——显然是比较着急,杨清看他比较憔悴和疲惫的面容就知道他一定是不分昼夜赶过来的。而同时到来的还有他长官的亲笔信以及令箭。

看见这个东西,杨清感叹了一声,又看了看自己亲手督促建造的烽火台,然后说道:“我能够晚一些焚毁么?”

使者说可以。不一会儿,西北方向腾起一阵轻烟,起初还比较淡,后面越来越浓,随后直冲云霄,仿佛要把苍穹割裂成两半。

杨清终究是叹了一口气,继续看了一眼自己亲手督促建造的烽火台,随后下令焚毁,自己远远地就出了烽火台。

看见烽火台被点燃,使者拱了拱手说自己还有任务在身,就不方便继续逗留,还望海涵之类的话。杨清不无不可,也随他去了。

手下的亲兵得到命令立刻拿起干材和干燥的松针点火。火势很快就起来,随后烟雾越来越浓,热浪也一阵一阵传过来,杨清远远地看着正在燃烧的烽火台,一时间思绪纷纷,很想吟一首诗,无奈不识几个大字,只好一声一声地叹气。

正当杨清准备走的时候,远远地过来了一队步兵,约莫七八个人,身上的铠甲同自己的希望,手里打着清军的绿旗。

“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杨清问身边的一个亲卫。

“谁是管事儿的?出来相见!”为首的是一个魁梧的汉子,他高高地举起令箭,手里面拿着一张公文:“我是保宁千总林梧山,今日奉保宁总督李大人的命令过来,总督大人有命令,过来听我说,时间比较紧急,我待会儿还要赶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