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第二天,许铜矿没出去找活干,而是在家里一袋烟连着一袋烟的抽。随后,就开始独自絮叨,说要是许向威能在外面混出个人样儿来,就是许向文的丈夫是个傻子,也没有谁敢欺负她之类的话。一天过去,就有了许向文在窗户外听到的那番话。
那一番话,未尝不是他们说给他们自己听的。
而且,许向文伤心之下,并没有将话听全。一家人虽然是决心放弃她了,但其实还是打算先拖着有关她的事儿,让她就先在姥姥家呆着的。一家人都觉得,两家是实在的亲戚,只要他们不去人接许向文,姥姥等人必然能猜到,他们是被事儿绊住了。为了不走漏了打算,孔玉兰甚至都不打算让人捎信儿给娘家。
自觉定好了主意,这才有了许奶奶一早打听到的那一幕:孔玉兰堵了刘凤英的门,要求她把答应送许向威去当兵的事儿落在纸头。刘凤英又不傻,自然是不能答应这条件。孔玉兰就顺势将刘凤英前一天的话嚷嚷了个满天飞。要不是许广智赶到,妯娌俩得打起来。
见孔玉兰的手里,拿着笔和纸,一副有备而来的模样,许广智还以为,这三儿媳妇终于聪明了一回,打算用渔轮逼迫他们将许向威送去当兵,却又不能送走许向文呢。
结果他一问,孔玉兰却只是不肯相信他们能送许向威当兵的事,对许向文根本提都没提。不用问,许广智就猜到了:老三两口子,是打算在许向文一事使用一个拖字诀。别以为他不知道,许向文在两天前就被许向威给送到了孔玉兰的娘家。可他们也不想想,刘凤英丢了丈夫,又要拿钱出来,岂会容他们这样糊弄过去?
虽然并不关心许向文的死活,但许广智心里对儿子、媳妇还是有点儿失望。
冷着脸,他不得不替大儿媳妇应付孔玉兰,“怎么,昨天刘凤英和你们许诺此事的时候,老\/二没过来吗?”
当然没有!刘凤英只是说,她有办法说服老爷子和许银山。孔玉兰今天这场闹,也是要逼得老爷子和许银山都出来亲自给个保证。
这种事儿,要不是早早和许银山通过了气,刘凤英哪儿敢信口开河?她在自己家就没什么话语权,更何况那是隔房的小叔子家了?许广智也懒得和孔玉兰废话,径自喊了许向知出来,让他去叫许银山。
实话说,就是许广智都没想到这件事许银山能答应的那么爽快。作为亲老子,他对自家的三个儿子太了解了。大儿子有些志大才疏,但勉强算是差强人意;小儿子老实过了头,娶了个媳妇也是个优柔寡断的,夫妻俩这辈子做过最大胆的事儿,估计就是在许向文性别的这件事儿,瞒过他一阵子了。只有二儿子,是三个儿子里最精明的。这事儿他答应的爽快,必然是有所图了。
不过,思来想去,他怎么都觉得,在这件事中,牺牲的唯有一个不讨人喜的许向文而已,所以,他也就不关心二儿子到底在图谋些什么了。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