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依贫僧之见,如今只剩下一条路了。”

道衍和尚又走了两步,对着众人朗声说道:

“奉天靖难,清君侧!”

“匡复河山,以正朝纲!”

靖难,代表着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

太祖皇帝朱元璋当初分封诸子为藩王时,在其成法中就有一条是关于“靖难”的。

当时,朱元璋害怕权臣篡权,有一个规定。

那就是,藩王有发文向中央铲除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

《皇明祖训》有言: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而所谓清君侧,指的就是建文帝朱允炆身边的齐泰和黄子澄为奸臣,严重威胁了大明天下的安定。

我这个洪武皇帝的儿子为了天下稳固,举兵铲除他们是符合祖宗之法的。

道衍和尚不愧是道衍和尚,一句话便是将造反的事变成了对国家有益的正义之事。

黑白颠倒,乾坤互转。

轰!

道衍和尚这话久久回荡在密室里面,房间里安静了好一会。

针落可闻!

道衍和尚的反意朱棣是明白的,年前年夜饭的那一番话至今还在朱棣脑海里回荡着。

说实话,朱棣内心是趋向于造反的。

毕竟在他看来,朱允炆是绝对不可能放过他的。

但是熟读史书的朱棣很清楚,藩王起兵造反成功的几率太低了。

尽管穿越而来的他,知道朱棣靖难肯定能成功,但是不到逼不得已,他是真的不想去造反。

打仗太危险了。

可是,系统潜移默化的影响,又让他不断去贴合历史上真正的朱棣。

这逼得他不得不尽量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被道衍和尚一番话说的热血澎湃,一旁的那些武将朱能、张玉等人,纷纷下跪朝朱棣行军礼。

“王上!”

“王上!”

“举兵吧!”

“我等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助王上一统天下,登临帝位!”

此时的朱棣面容开始严肃起来,他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踏出了这一步,但是没有回旋之地了。

因此就算真的想要造反,也要好好谋划一番才好。

之前的朱棣号称有“十万精兵”,但是现在北平三卫的军马都被调走了。

自己只剩下几千的护卫军和一些私下里招收的兵马了。

朝廷能掌控的军队超过百万,比整个北平城里的全部人口都多得多。

整个燕王府周围也全是朱允炆的眼线。

要不是朱棣早早就有了安排,现在着实会很难下定决心造反的。

可谓是毫无胜算。

既然现在打算搏一搏,绝对不能草草了事。

再一点,前有汉高祖斩白蛇起义,再前更有“大楚兴,陈胜王”的狐狸迷信套路。

朱棣寻思着,要不要自己也去搞点这些“上天认定的命中注定”?

装神弄鬼虽然是传统迷信套路,但是历任造反者却是玩得不亦乐乎。

并且还绕有成效。

真正的智慧在民间,古人诚不欺我。

...

莫逐燕,

逐燕燕高飞,

高飞上京畿。

建文元年,盛夏,都城南京应天府的街头巷尾,开始流传起了这样一首儿歌。

妇孺皆知,老幼全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