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手持着朝笏,跟随朝臣一同向李二行礼。

贞观朝堂风气还很自由,没有后世那么多条条框框。

“众卿免礼。”

坐北朝南的李二,立于高阶,看向群臣。

“臣有奏。”

兵部侍郎卢承庆,率先从右边走了出来。

王素意识到了不对。

朝会应该是三省内宰相先发奏报,其次才轮得到六部。

而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神色,并没有发生变化。

看样子。

已经商量好了。

“准。”

“高昌王无故攻伐,楼兰,龟兹,等国,使西域各国断绝了和我大唐的往来。”

“请陛下准许,调动边军,征讨不臣者。”

“征讨?”

“朕并不是那么不讲道理的人。”

“只要高昌王,能亲自来长安请罪,并说明情况,朕不会派兵征讨高昌。”

卢承庆语气加重了,“就怕西域蛮夷,畏威而不怀德。”

“畏威而不怀德。”

李二神色一愣,在大殿内笑了起来,“卢卿,你怎么用朕的话,教育起朕了。”

“如果高昌王不肯来,那朕,身为各族的天可汗,一定不会轻饶了他。”

出兵是要理由的。

尤其是大唐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周边小国的惶恐。

配合完演出的卢承庆,返回了自己所在的位置。

啧。

王素看得一清二楚。

李二眼睛里,汹涌的战意,再怎么掩饰,也藏不住。

“高昌的事情,就先议到这里。”

“房相。”

“臣在。”

“春耕的情况如何?”

“今年风调雨顺,尤其使用了蹄铁,各地的收成应该比去年要高许多,还有关中各地,分别下发一些土豆、红薯,两种神禾作为试点。”

“这一切多亏了祁县伯。”

李二徐徐点头,大唐无论怎么变化,粮食必要是管够。

水能覆舟的力量,他们已经在隋末,见识了一回。

“臣要进谏,祁县伯在兴化坊的荒唐之举。”

“女子参加科举,是大唐从所未闻的事情。”

御史大夫韦挺直接越过魏征,站在朝堂中央朗声道。

“如何惩治?!”

李二的声音夹着一丝冰冷,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韦挺丝毫没有察觉到,视线盯着朝笏后的文字,“鉴于祁县伯年少,寻一名师,多以约束。”

名师?

不会是你们京兆韦氏的名师吧!

李二在心底,冷笑了一声。

原来这一切的矛头还是在这里。

既然解决不了,印刷术推行到全国的趋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