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筝不知道廖招弟的头脑风暴,她走出厨房,站在院子里,这才有机会好好打量这个知青大院。

知青大院就是一个用泥巴墙围起来的一个大院子,墙头插着山上捡来的荆棘。

在华筝看来,这些刺也就只能防君子不防小人,好在这个年代大部分人都比较淳朴。

正对院门的土坯房两间并排,以前不知道是做什么的,现在是知青们男左女右各住一间。

院子的左侧,单独的一间房就是茅厕了。

这里的茅厕很有特点,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坑口搭两块木板。

要想方便,就得踩在木板上,通过两块木板之间特地空出来的间隙,解决五谷轮回问题。

华筝第一次上茅厕的时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怕板子断了,会掉进茅坑里去,连扑鼻的农家肥味都给忽略了。

当然,这茅坑臭是臭了些,但在农家却是个宝贝,沤肥靠的就是这个。

院子的右侧,是两间木棚子搭的小房,一间搭上灶台做了厨房,一间空着当了柴房和工具房。

说是工具房,其实根本没有工具,干活所用的工具都是公社的,由大队统一管理。

这两间房,当时就是为了安排知青入住,临时搭的棚子,现在已经很破旧了。

厨房门口放着一个两人合抱的瓦缸,用来装水,缸边放着一根扁担和一对木桶,是用来挑水的。

接下来就要在这个简陋的环境中生活了!

华筝觉得有些丧,但也只能在心里为自己鼓劲。

伸了个懒腰,华筝转身想回厨房——刚才吃完晚饭忘记打水洗手了。

正准备推门,透过门缝,就看见廖招弟正捧着她喝剩的那碗野菜粥喝着。

华筝沉默了一下,静静的转身回到房间。

她不能进去,是不想廖招弟难堪,也不能劝廖招弟别喝,毕竟她确实困难。她没有原生家庭的帮助,自己又瘦弱,能力有限,想要填得饱肚子确实不容易。

没办法,这都是穷闹的。

天色还算早,出去捡柴的人还没有回来,好在现在是夏天,用柴也不多,空闲的时间捡一点回来就够用了。

如果是冬天,取暖,烧水,煮饭菜,样样需要火,那就要专门上山去打柴才行。

华筝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床边翻看□□,虽然有原主的记忆,但她对□□还真不太熟悉。

想起以前看到的年代文,还有开口前先带一句语录的,所以以防万一还是要好好背一下,省得需要的时候背不出来就麻烦大了。

华筝静静的看自己的书,听见廖招弟开门出去的声音,才起身关上门,随后拿着衣服和搪瓷盆闪身进了空间。

先到厨房从冰箱里拿出一个肉包放到锅里蒸,才去卫生间洗澡。

要说洗澡还是在空间里洗才舒服,有热水还能洗个痛快。

洗完澡,简单吹吹头发,肉包早就蒸好了,华筝拿瓶牛奶配着吃,才觉得身心舒爽。

簌了口,又等嘴巴里的肉味没那么明显了才闪身出了空间。

好在还没有人回来。

闲下来华筝才有时间关注自己受伤的手,因为手套够厚,掌心起的水泡也不是太大。

手指上的勒痕有些红肿,好在没有伤口,所以也不是太痛。

就是皮肤太白了才显得有些触目惊心。

华筝主要也是为了卖一下吃苦耐劳的人设才这么拼命的,但也不至于为了人设就伤害自己的身体。

看着问题不大,也就置之不理了。

至于钱婶子说的用针把水泡挑开,再擦点酒精这种土方子,华筝表示自己不约。

天色慢慢的暗了下来,看看手表,也就八点不到。

在这里没有手机玩,没有电视看,华筝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继续看书嘛,一个人开一盏灯好像有点浪费资源,要睡觉嘛,好像还太早了一点,就怕半夜醒了再也睡不着了。

无聊的时候,华筝突然想到以前去农村扶贫的时候,和大娘们聊天大娘说的笑话。

刚开始执行计划生育那几年,村里好多夫妻老是违反政策,不管是超生处罚还是优生奖励,小娃娃还是一年一个的生,计生办的领导见政策老执行不到位,就来问原因,人们就抱怨说,这农村的晚上乌漆麻黑的,什么事都做不了,那不就只能做些生娃娃的事了。

华筝忍不住笑出声,这笑话虽然带了点颜色,但确实说明了农村的晚上真的没事做。

开灯费电,点油灯费油,烧柴照明也费柴,黑麻麻的什么也做不了,不就只能洗洗睡了。

当然,这也是穷闹的。

正无聊着,捡柴的人都回来了,知青点慢慢的热闹了起来。

华筝拿了一包白糖走出去,给每个人装一碗白开水,再往水里倒点白糖,放在桌上,等他们把柴放到柴房后,出来就可以喝上了。

“华筝同志,你还病着呢,怎么还在这里?你要多注意休息才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