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道道堆积如山的奏折,没有一个说包拯好话的,赵祯一个头两个大。
他知道,文武百官就是惧怕包拯掌权,日后威胁到自身安危,所以事先除去这个心头大患。
即将亲政的赵祯,一心想励精图治。
正缺乏一个不惧权贵的官员,震慑朝臣,怎么可能会将包拯罢官免职。
那不是自己斩断左膀右臂吗?
当下,赵祯直接将奏折一一驳回,根本不予理睬。
朝堂之。
庞太师一计不成,另生毒计,又暗地里怂恿党羽联名参奏。
说包拯沽名钓誉,为了名声,滥施刑,谎报政绩。
总之,胡乱安插罪名,众口铄金,不达目的不罢休。
赵祯听后心中冷笑:“朕可是听说,包拯为官清廉,与民秋毫无犯。
几番深入民间,明察暗访,替百姓排忧解难,百姓奉之如青天。
怎么到了你们的嘴里,就变得一无是处,你们这是想当面欺君不成?”
百官见龙颜大怒,也吓得战战兢兢。
虽然皇并未亲政,但八贤王、寇准、吕夷简这些朝中重臣却早已偏向皇,早有要皇亲政的意思。
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仅仅只有庞太师这一个盟友,又怎么能和八贤王和寇准抗衡。
所以,朝堂之,皇说话,只要不影响了国家的战略大局,刘太后基本不会出来干预。
一个七品县官的任免,芝麻绿豆大点的事,她根本犯不着和皇闹僵了。
更何况,是皇和八贤王最为倚重的爱将包拯。
要是刘太后这个时候站出来替庞太师说话,必定会引发一场朝廷不必要的风波。
太后不肯发话,庞太师纵有通天的手段,也是无济于事,参奏包拯之事又以失败而告终,就这样不了了之。
“包拯啊包拯,这都没搬到你,你小子究竟走了什么运,老夫就不相信,你没有缺点。”
退朝之后,庞太师一脸悻悻地自言自语,显得极为不甘心。
御书房。
“包拯,朕对你可是寄予了厚望,你可千万别让朕失望啊!”
赵祯却显得忧心忡忡,生怕包拯在地方急于求成,行差踏错,授人以柄。
之于皇,其实包拯也不难明白他的感受,自然不会令他失望。
三年转眼即过。
这三年来,在包拯的励精图治之下,定远县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虽称不成绩斐然,但他倡导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搭桥铺路,使得百姓也过了安稳日子,至少能填饱肚子。
期间也陆陆续续断了不少案件。
积累了2000政绩。
不过系统这次没有提示提升天眼,而是提示兑换法宝,青天三道铡!
青天三道铡可是包公的标配,包拯自然不会拒绝,当即有点心疼的选择兑换。
“叮!青天三道铡兑换成功,不日发放……”
……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