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及其残部退出天津后,双方都宣布取得这次战役的伟大胜利。

清军方面嘛,自然是击退了明军的攻取京师的意图,粉碎了明军直捣黄龙的阴谋。

而明军则宣布此次北伐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实现了战略意图,此次北伐应者云集,士绅民众无不喜迎王师,极大的动摇了满清在直隶地区的统治,为下一次全面北伐,收复故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董亮对此冷眼旁观,他的底线就是山西与直隶,其他地方明清交战态势如何,他全然不管。

而董鄂氏在摸清楚董亮这态度的时候,也十分鸡贼的将直隶地区大部分兵力都抽调往南方战场,将整个直隶地区的防守压力都扔给了董亮。

朱由榔在退出天津后,便返程去了登州,与郑成功合力将施琅歼灭在登州湾,李定国在山东闻讯,也大受鼓舞,直接不装了,对满清进行疯狂的进攻,全力压上。

而满清绝大部分抽调而来的兵力也投放在了山东战场,在这里形成了血肉磨盘。

战线一日三变,李定国对杨士英在沂州府惨胜,杨士英败退青州府,而后李定国一路北上,在昌乐与朱由榔合兵。

这个时代最懂兵略的两个人合力,兵力又占据多数,再加上郑成功占据海权,不断沿岸进行攻击,如此豪华的阵容,杨士英顿时不敌。

但是凭借着董亮给的一万多支膛线枪,利用满清固有的骑兵优势,两相结合,不断突击分割包围,打击对方后勤补给,做到了有效杀伤。

困兽犹斗的他在济阳附近给明军造成了近四万的杀伤后,仅以身免,逃回了直隶。

明军全取山东,但也付出比较大的伤亡,无力,也没有意愿再北上。

东线战役进行到现在,明军本应该继续修整,但是朱由榔力排众议,决定在山东与士绅合流之后,招募士绅民团,再由李定国坐镇,自己则率领四万明军进入河南。

一入河南战场朱由榔就如鱼入大海,再加上南北分治的政治攻势,河南一带顿时降声一片,大量官员士绅投降,轻易间便平定河南,并且亲自坐镇洛阳,调度天下。

这一下就将满清的信心与防线打崩了,形成了骨牌效应。各地士绅官员争相起事,在战争进行到十月的时候,基本上平定了除山西直隶以外的地区。

各地望风投降的近十万大军。加上大明新军二十万,动员的老兵十万,在此次北伐中牺牲近七万人。

作战大半年,整体规模超过了三十三万人,显得十分的夸张。

而满清最后仅仅剩余四万余人,驻扎在直隶一带防线。

并且于十一月,让冯双礼,张先璧,张煌言,郑经,马宝等人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山西,然后让李定国北上,郑成功再次袭扰天津。

他则率领五万大军坐镇彰德府,遥控两方战场。

作为最顶尖的战略家,能够嗅到危险,见好就收是一项难能可贵的品质,可是审时度势,顺时而动,更是刻在基因里的冲动。

与董亮的不成文的约定,则早已经被他抛之脑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