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金声桓么,能在左良玉麾下积有战功,还被圣旨亲自调动到自己麾下听用,那想来也是有点水平的。再说了,如果真的调过来之后发现是一个不学无术混战功的家伙,他洪总督自然也有手腕去应对。

分析明白了这林林种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洪承畴才彻底放下心来,安安分分就等着两位新下属来赴任。

至于左良玉的猜忌?洪承畴表示完全没有半点压力。

要知道,左良玉是纯粹的武将,但洪承畴可是带兵的文官。那句所谓的颠扑不破的名言“就怕流氓有文化”倒不是重点,主要是明代最招惹不得的就是像洪承畴这种久在军中独领一军的军事文官。

像他的先辈、万历年间的兵部尚书谭纶一样,洪承畴也是如今朝中各位大臣们公认不能得罪的重要人物。

拼资历,人家可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虽然名次一般,但考虑到什么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范复粹之流乃至后来的不少阁老基本上也就是个二三甲进士,大家倒是大哥不笑二哥,都差不多。这个时候,洪承畴的年份优势就凸现出来了。

拼身份,人家是大明最高贵的那一撮文官,武将肯定是不敢冒犯的。然而文官内部实际上也没人敢惹他,毕竟这帮军事文官多多少少都沾惹了一些军中大老粗的习性,你跟他骂仗,小心他散朝之后和你干仗。这帮在京师养尊处优的文官老爷们,又怎么可能是这些沙场领略过血腥杀伐的同僚的对手呢?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北京城里的大小文官对这帮军事文官也是敬而远之,唯恐被麻烦找上门来。

再说了,如今不但你左良玉手底下缺人重视将才,难道我辽东就不缺人了吗?如果金声桓真有能力,和你左良玉打御前官司又有何妨?更何况,这可是圣旨,我洪亨九不过是按照圣旨办事,别说是左良玉了,就是那个侯恂来了,我洪亨九也不是不能和他掰扯掰扯。

至于杨嗣昌,他也知道,这样平白调走左良玉麾下一员爱将,极有可能会挫伤他好不容易才调动起来的积极性。但这件事情可是皇上亲自下旨,如今更是已经明发天下,他虽然贵为督师,但也没有可能去更改陛下已经明旨下达的决定。

所以在面对左良玉的抱怨,他也只能选择安抚同时劝左良玉退让一步。

毕竟无论是皇帝还是此事的既得利益者洪承畴,都不是他左良玉能斗得过的。

憋了一肚子气的左良玉,在杨嗣昌晓明利害之后,也只能忍气吞声。但他可不是愿意平白受气的性格,当即对杨嗣昌提出了要求,希望杨嗣昌能加大对他的军需供应的力度。万般无奈之下,杨嗣昌也只能同意。谁让他不像洪承畴卢象升这些人一样能自己带兵呢?比起贺人龙之流,左良玉已经算是他手下诸多能打的将领里面最听话恭顺的一个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