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时间才八点二十,景阳笑着接了放在耳边。
朱国志打电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确定一下,今天会不会过去。
这事只能问景阳。
等挂断了电话,吴三力就道:“这个九州中药,是东江本地企业吗?他们坚持了古法?还是现代工艺?”
“都有。”景阳捧起碗喝了一口回道。
吴三力也边吃边问:“那哪一个效果好?”
景阳摇着头说道:“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我一直想去,但没有去成,今天也是第一次去他们的药品加工车间。”
吴三力点点头,对自己的情况,略有担忧。
经过昨天的事情后,他不知道是不是心里原因,很想试一试中医的古法。
虽然听起来,有些上头,但这反而是一种希望。
自己的寒痹不严重,可用漫长的时间去恢复,那自己再主刀的时间,可就太漫长了,他等不了。
他希望,今天会有奇迹。
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现代工艺,都可以尝试一下。
三个人吃过饭,已经接近八点四十。
薛仁国一个电话,叫来了一辆黑色商务汽车,车标景阳不认识,但看起来很贵的样子。
不知道是不是薛仁国的,他也没好意思问。
三个人上了车,由司机载着前往了九州中药,他们到的时候,九州中药那边,已经有一个迎接队在等着。
还有红色的横幅拉起。
上面写着欢迎吴老位临九州中药的字样。
车子在门口停下,景阳与吴三力还有薛仁国一起下了车,朱国志陪着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小碎步跑了上来。
方洪是九州的老板,跑上来后,握住吴三力的手,说道:“吴老欢迎欢迎。”
“方总啊,我这个老头子来你这,可是来求药的,你可别不舍得。”吴三力路上已经听薛仁国介绍过方洪。
“不敢不敢。”方洪等吴三力松了手,又去握薛仁国的手,“薛校长,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薛仁国道:“方总,你这生意越做越大了啊。”
“凑合着经营呗。”方洪等薛仁国松了手,来到景阳身边,握着景阳的手,“小景,欢迎欢迎。”
方洪的样子给人一种朴实的感觉,第一印象,还不错。
景阳与方洪一番寒暄,就把电话中告诉朱国志的,又简单一说,方洪就道:“行,就按照你说的来办,先让吴老和薛校长一起参观一下,后面就让老朱全程听从调遣。”
进入厂区,一行人就坐了一辆大车,前往里面。
车上吴三力与薛仁国跟方洪交谈甚欢。
景阳与朱国志坐在一起。
朱国志道:“昨天你说过之后,我就去找你说的配料,这啥都好办,就这个马粪,不太好找,现在还没有找到。”
景阳道:“东江福利院的后面有一个动物圆,应该是有马的,不过今天不用马粪。”
“不用了?”朱国志道:“传统工艺你不用它,可能就是会少一个环节,最终弄出的夹袋,未必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对于传统工艺,朱国志一直在坚守。
但大部分情况下,他自己都觉得没意义,可有时候,就是会碰见一些奇怪的事情,少了某一件东西,就是不行。
有时候,他们都怀疑,老祖宗都从哪儿找来的窍门?
景阳道:“先试科学的法子,行得通,那最好,行不通,再尝试传统的,多一种选择,没什么不好。”
大巴车来到厂房外。
一行人下了车,首先进入了更衣间,换上防护服与鞋子,进入洗手间,又闯过风淋通道,进入了洁净走廊。
最后,才走进了洁净车间。
方洪在前面给吴三力、薛仁国做着介绍,朱国志和景阳就跟在后边,看着这些不锈钢设备。
景阳也是第一次走进这样的现代化制药厂。
前面方洪给吴三力他们介绍。
景阳和朱国志在后面,更仔细地聊着每一件设备。
较成功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药,还是瓶装后的蜜丸,或者浓缩丸,像颗粒包装的,机器稍微老旧一些。
据朱国志自己的话说,他们现在有打算上新机器。
但条件不允许。
可就是这么一个公司,在景阳说需要中药与保肺散时,仍能给那么大的量,足够仁义。
这也是景阳一有机会让九州露脸,就想给他机会的原因。
吴三力这一次,若是能被他治好,重新捉刀,那吴三力在业内稍微提一句九州中药,比九州中药来来回回跑推销强太多。
几条现代工艺生产线,参观完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了。
方洪带着吴三力他们走出了制药车间,说道:“我们可能会在年后,上马一批新的设备,正在向银行申请贷款,到时候,这个厂房还得再扩建。”
吴三力感慨道:“中药现代化以后,还算不错,以前一直担心中药的厂家大小不行,担心药的质量问题,看你们这么严格的标准,像安神补脑丸、八味丸,呆会儿可以拿些给我,我让恢复中的病人拿些,看看效果。”
“好的。”方洪心中翻腾着喜悦。
众人就在车间里合了影,然后方洪,就以工作为由,离开了车间,留下朱国志,全职陪着景阳三人。
几条大的生产线,不能停下。
但有一个老旧的生产线还在用,这回的保肺散,就是先在那条生产线上研究制作完成的。
朱国志让工作人员,把事先准备好的淳酒、蜀椒那些药都带到了车间。
景阳依着这些机器的使用方法,和朱国志一起制作第一步。
第一步就少了嘴巴咀嚼,但景阳适量的把淳酒的度数提高到了九十多度。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景阳非得准备波兰的精馏伏特加。
那酒的度数都高达96度。
几乎比所有医用酒精的度数还要高,要是喝上一口,嗓子都要废掉的。
烈酒能多烈,景阳就是照这个标准来的。
这也是想起科学这两个字时,受现代物理启发,才这么干的。
科学家们为了实现可控核聚变,想要创造太阳的条件。
太阳的温度很容易就能达到。
但太阳的质量,死活也达不到。
于是,就发明了人造太阳,因为据科学家来算,既然无法达到太阳的质量这一条件,那就把温度升高到一亿度,一样能出现核聚效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