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永元十2年,冬十1月,西域蒙奇、兜勒2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
后汉书西域传:东汉桓帝延熹9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1通焉。”
罗马帝国第3次来华,汉帝国已经土崩瓦解,此时中国正值3国鼎立,孙权黄武5年226年,罗马帝国商人,从越南1带登6,于是当地太守派人送他去吴都武昌县,今湖北省鄂州市,此时孙权还未迁都南京见孙权。
罗马商人还在武昌住了很久,后来孙权派会稽人刘咸送罗马商人回罗马,但遗憾的是刘咸病死在途中,中国的使臣始终没有踏上罗马的国土。
南史夷貊传上:“孙权黄武5年226年,有大秦贾人字秦论,来到交阯,太守吴邈遣送诣权。权问论方土风俗,论具以事对。”
罗马帝国最后两次来华,都是在西晋的晋武帝太康年间,目的地依然是京师洛阳。此后,罗马帝国内部危机4伏,中国的史书中,再也未见罗马来华的记载。
晋书列传第6十74夷传:“大秦国1名犁鞬,在西海之西武帝太康中,其王遣使贡献。”
晋书武帝本纪:“太康5年284年,十2月,林邑、大秦国各遣使来献。”
再之后,中国进入5胡乱华的大分裂时期,而罗马帝国也是政局动荡,两个在同时代并列在东西方的帝国再无交流。
短短300年间,罗马帝国的使者或者商人5次到达中夏,尽管他们只是到过洛阳和鄂州两个城市,但却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中国的史书,也是在汉朝开始第1次提及大秦罗马,中夏的目光也是在这1时期第1次看到了西方。
罗马5次派人来华,而中夏却没有使者到罗马。不可否认的是封建时代的王朝缺少西方的冒险精神。
但是更为客观的是古代信息和交通的落后,还有中国的大6体系都是让中国古人没有西方冒险精神的因素。
刘琮本来是想要等到天下1统之后再派人出使西洋,但辽东和台湾的几次海外航行都得以安全完成,让他下定了派人提前出使的决心。
凤州的发现更是标志着楚国的水师舰队已经不再局限于大6的河湖之内了。
每当刘琮观看史书的时候,他总是不免为史书上的撩撩数语感到遗憾。
偌大的东西两大帝国的交流,竟然只是在史书上留下撩撩数语。
中夏需要更加了解罗马,了解世界,需要罗马派人前来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起锚!”
“扬帆!”
甲板上,随着赵咨的命令下达,传令兵的大喝声响彻天地间。
几个上身脱的精光的汉子卖力地旋转着轴轮,铁链开始缓缓卷起,没过1会,硕大的4角锚便露出了它的全貌!
“噗噗噗!”
1张张风帆瞬间被拉开,船底的船桨也开始滑动,整个下海的船队动了!
“此去万里,必让我大汉的光辉照耀世界!”
站在甲板上的赵咨再次在心里暗暗下决心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