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若云班里的班长高庆山是高桥镇高桥村的,他们班里还有一个叫高翠红的同学和他同村,因为是当地“土著”,两个人都没有住校,大家经常看到高庆山骑一辆二八大杠驮着高翠红上学、放学。
后来同学们中间就传开了,说高庆山和高翠红初中就是同学,两个人早在初中时就经双方家长撮合订过婚了!
这“小两口”根本没有想过考大学,他们就是想拿个高中毕业证,再通过在江城市某企业做领导的高庆山的叔叔,直接入职进厂当工人。
这个时候的工人是“商品粮”,是无数农民子弟的渴望和向往。
这个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掂手术刀的不如拿卖肉刀的”之类读书无用论调甚嚣尘上。
这个时候,农村的父母都是认为,跳龙门、上大学只是少数人的“传说”,为儿女安排好人生大事,才算是务实、本分,也是做为父母“功成身退”的根本。
在这个时候的农村,如果爹娘过了四十岁,自家孩子还没有订亲,是一件让人非议的事情。
快放暑假的时候,彪哥坐班线公交车来找了胡若云一趟,还在胡若云这里住了一晚,因为是周六,宿舍里也没有其他同学了,两个人聊了一夜。
彪哥带来的几个消息让胡若云很是震惊:赵洪涛和李向前都退学了!
彪哥说,赵洪涛的爸爸通过洪涛在信用社上班的表舅姥爷,找了安南县农村信用社的办公室主任,在信用社给赵洪涛‘谋”了一个指标,让洪涛到平桥信用社东平分社当了一名合同工,他的学籍还在六中保留着,只要两年后拿到高中毕业证,就可以在农信社转成正式工、办成城镇户口。
李向前则是在村里当会计的老爸和安南县相关部门搭上了关系,准备让他在今年冬天入伍当兵。
在上一辈人的眼里,上大学太难了,与其赌一个三年高中毕业后的未知,不如计划一个看得见的未来。
胡若云问:洪涛和向前都同意了?
彪哥回答:为啥不同意?这安排不是挺好的吗?
胡若云又问彪哥:你和江秋莹有没有什么进展?
彪哥语气依旧淡然:我已经想开了,咱们都还小,过去的都过去了,我现在都没有一点那方面的起法和意思了。
看胡若云无语,彪哥又说:“家里也催着我相亲了,是邻村的,初中毕业,据说长得不错、家庭条件也比我家好,看我上了高中,都愿意我,就等着我啥时候过周末回去‘见面’了。”
胡若云问:“那你是咋想的?”
彪哥无所谓地回答:“还能咋想,只要见面时人家愿意我就没啥意见说的。
洪涛、向前学习那么好都不上学了,就我这水平指定是考不上大学的,早点定了亲,了结了爹娘的心愿,高中毕业就结婚,听村里出去打工的人说,他们一个月都能挣四百来块钱……”
胡若云知道,这是农村里在这个时代的思想意识变革。
班主任王老师出事了!
共青团江北省主办的《江北青年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题目为《教辅背后的利益链条的文章,细述了小学到高中十一年里学生都要统一购买教育部门指定的种种教辅资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