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团圆。

庄家小院的大门外早就贴了大红的门对子,进来里头,更是喜庆之气扑面而来。

屋檐下,数个精巧的红纸灯笼垂挂着,窗棱上贴了寓意吉祥的窗花,大门和灶屋的门上贴了对联不说,是连牲口棚都是没落下。

大黑膘肥体壮,皮毛顺滑,头戴红花,身披红布,都是副过年的吉庆模样。

堂屋里生了个泥炉,里头烧着炭火,暖意融融,旁边伸了根竹竿做的烟囱到窗外,上头坐着个茶壶,里头甘甜井水正要烧开,从壶嘴里冒出些氤氲蒸汽来。

桌上八宝果盘干果糖糕摆的丰富,什么糖渍金桔、柿饼、蜜枣,炸了的糖油果儿、芝香麻花,还有核桃夹糕、咸干花生、酥香豌豆,拉拉杂杂拼了整盘,后头柜子上还有个稻草扎的小垛子,上面插满了糖葫芦和糖字画,凑近一看就能看出,写的是‘大吉大利’四个字。

庄可卿和秦蔓枝在灶房忙活,周叔也去打了下手,堂屋内只余沈凌带着阿满与韶伦说话。

“老师,这是可儿自己窨的桂花茶,您且试试。”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

沈凌将阿满护在身后,拘着他不允许靠近泥炉,又给他塞了个柿饼吃,这才提起水壶把手,为老师泡了一滚热茶。

清新甜香的桂花香气散溢开来,满室馨香,韶伦捋了捋胡须,看了眼杯中清澈澄明的茶水,笑着赞了一句,“庄小娘子一双巧手。”

“老师盛赞了。”

许是过了年节,沈凌周身冷清的气质都散了些去,他淡淡一笑,收下老师的夸奖,全无半点谦虚之意。

“可儿聪慧,性情敏善,我能与她结缘,实乃三生有幸。”

这话其实也不该学生对老师说,可现在沈凌道来,实是在告诉韶伦,他是有多爱重自己的妻子。

韶伦饮了口茶,微点了点头。

他这弟子身世离奇坎坷,以致性情淡漠,于万物皆是冷清以对,若未得这姑娘搭救,怕是性命都不得一保。

“既如此,你也当珍惜才是,至于学中所传之事,不过是庸人扰之,不必介怀。”

沈凌于院试大比中夺得第五,又有知州当众嘉奖,州学之中服气者众,可心生妒意的也不再少数。完整内容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那些学子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说沈凌与人做了上门赘婿,成日四体不勤只靠女子养活,是乃读书人之耻,不屑与之为伍。

风言风语喧嚣尘上,传到韶伦耳中,他虽是忧心,可也有意看一看他这弟子到底会如何处之。

这大盛朝堂,除了讲究才学,还更看重声誉,这赘婿之身,确是一诟病,若是现在这州学之中的流言蜚语都无法承受,那往后受人攻歼之时,想必心性就要受挫。

沈凌并不知韶伦的试探之意,只是对老师之言回以淡然一笑,显然并未放在心上。

州学之内发生的事,他如何不知?

只是这旁人所言与他又有何干?

与他而言,自己得与可儿相识相知,携手一生便是天之幸事,甚至,若是往后他们有了孩儿,能姓庄而不姓沈,简直是锦上添花。

青年眉目清朗,举手投足间一股从容气质,韶伦见之,轻捋胡须,微微点头,心中对沈凌更加肯定。

此子心性坚韧,不为外物所动,往后必大有所为!

“阿凌,要开饭了,烦劳收拾下方桌。”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欢迎下&载app免费。

师徒二人对坐之间,堂屋门开了道缝,庄可卿探了半个身子进来,笑意冉冉的说道。

“老师请就稍待,尝尝我的手艺。”

说完,少女将门关好,免得外头冷风吹进去。

没了一会,也就沈凌收拾个桌子的辰光,堂屋的门就又开了,这回周叔两手端了个小泥炉,当先进来。

泥炉在桌子正中摆好,后头庄可卿就将提着的铁锅轻置了上去,一旁秦蔓枝则捧了个扁长的藤篮,把里面摆着的各色碗碟放在桌上。

韶伦看的新鲜。

这阵势,谁都晓得是要涮锅子,可这锅子长的却是奇特,中间多了道游鱼般弯曲的隔栏,将这口锅分割成两半,形成了太极的图案。

而其中所盛的汤汁,一半浓白,其上点缀着红枣和红杞,另一半则是青黄,内中翻滚着萝卜生姜,辛辣酸香扑鼻而来,只光闻着,就让人感觉毛孔舒张,微微发汗。

“这是鸳鸯锅,可以一次涮到两种口味。”

庄可卿笑着介绍,“白色是大骨浓汤,味醇且鲜,青色也是骨汤底,不过又加了些花椒和泡菜,滋味麻爽,但又少了茱萸的苦涩味,您若愿意,尽可试试。”

口口伍陸彡74彡陸7伍

韶伦走遍大盛各处,奇珍异馐吃过,乡野小菜亦吃过,所见所闻之宽广,可说是无所不知,但现在眼前这口锅子里正煮沸的酸香汤汁,他却从未得见。

花椒他知晓,这刺激麻香当是自其而出,可泡菜又是何物?

不过他并未问出口来,只是招呼一声,让众人都坐下同吃。

“老爷,这……”

周叔显然觉得此举不妥,他虽是跟在韶伦身边,主仆共处多年感情深厚,但礼不可费,如何能与主人共桌用饭,甚至是在这春节除夕的重要日子呢。

“无妨,今日没有老爷,只有一闲散老翁,大家都该当放松才是。”

说罢,韶伦站起身来,执意要等众人都落座,他才肯就座。

庄可卿本就是另一个世界的灵魂,骨子里也没什么浓重的尊卑之心,她从善如流的拉了秦蔓枝坐下,再就取了一直温着的酒来,递给沈凌,让他为老师先满上一杯。

众人饮了酒,气氛便就活络些,又有年幼阿满说些童言稚语惹人发笑,没会功夫,屋子里就没了最开始的拘谨和约束之感。

“老师,您平日吃的涮锅多是羊肉吧?”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app,欢迎下载app免费。

国人拉近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谈吃,到了韶伦这儿也再所难免。

庄可卿问了一句,他便呵呵一笑,回答道:“确实,现在涮锅多以羊肉居多,可最初还是以兔肉为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