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奥尼达笑着说道。
“等你提着李察的人头到议会上,再说这种话吧。”
皮洛士回道。
随后,两人的部队就开始交割分离。
皮洛士除了本部的希腊兵团和少量补给外,其余的物资和兵力全都交给列奥尼达。
列奥尼达可不仅仅只是为斯巴达城邦而战,也是为希腊城邦同盟议会战斗。
再希腊城邦同盟议会眼里,波斯高原可以落在任何希腊城邦手中,唯独不能让一个汉人统领!
一旦波斯高原成为汉人的领土,希腊人在西亚地区的大本营——小亚细亚地区,就会暴露在汉人的兵锋之下,这是希腊城邦同盟议会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就这样,列奥尼达带领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向新底比斯城。
西亚自由军占据新底比斯城,分配土地固然减轻了自身的财政压力,还获得了更多波斯人的加入和效忠,但同时也意味着西亚自由军出现了弱点。
扎根在新底比斯城的西亚自由军,再也不可能如同以往那般打游击战了。
列奥尼达麾下的五万大军中,本部斯巴达军队(包括斯巴达公民重步兵和斯巴达的附庸士兵)有一万多人。
追随斯巴达城邦的希腊小城邦附庸的军队一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来自希腊人中的军队超过两万人。
剩下的就全都是仆从军了。
这些仆从军的成分很杂,波斯红头巾和普通的征召仆从军都有。
后者还要承担大军辅兵民夫的义务。
当从装备上来看的话,列奥尼达手下能拉出来两万五千人左右的铁甲部队。
因为斯巴达军队中,无论是斯巴达公民组成的重步兵集团,还是斯巴达的附庸士兵,都身披铁甲,顶多铁甲的质量不同罢了。
斯巴达的附庸士兵其实就是斯巴达城邦领土内统御的非斯巴达民族的自由民族。
这些自由民族跟斯巴达人的农奴民族不同。
他们一般跟斯巴达人是雇佣关系。
由于斯巴达城邦人口少,领土面积却很大,所以需要雇佣大量的其他民族来帮助自己守卫漫长的边疆。
因此,这些斯巴达城邦的附庸民族被斯巴达人称呼为边民。
斯巴达人每一次出征,都会带上部分边民武装,这些边民其实就是斯巴达人的专属雇佣兵。
毕竟,斯巴达人对自己治下的农奴实在是太残暴了,斯巴达人担心带上奴隶仆从,会在战场上背刺自己,所以斯巴达人更信任雇佣关系的边民士兵。
这就是为何希腊人兵团中常见的奴仆辅兵,在斯巴达人的军队里,却看不见一人的缘故。
不过斯巴达公民本身就是职业战士,如同苦行僧一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远低于其他希腊城邦的公民,斯巴达人已经习惯了吃苦耐劳!
所以对辅兵的要求不大。
并且,那些斯巴达城邦的附庸城邦士兵,以及边民士兵,也可以在战场上帮助和伺候斯巴达公民战士。
列奥尼达带领的军队规模浩大,但骑兵的数量很少。
除了斥候和传令骑兵外,专门用于战场冲阵的骑兵只有数百人,并且全都是波斯红头兵组成。
列奥尼达所部中的波斯领主,几乎都来自于小亚细亚地区,并且数量不多,都是战争轮值过来打仗的。
比起波斯高原的波斯领主的动员力度,小亚细亚地区的波斯领主对于希腊人与汉人之间的战争,响应者寥寥无几。
所以希腊人只能采取轮值的措施,让小亚细亚地区的波斯领主轮替上岗打仗。
新底比斯城中,刚刚将新底比斯城周边土地划分为军户和民户,土地清查工作展开还没完成一半的李察,收到了刚成立的锦衣卫传来的消息。
列奥尼达带领的斯巴达大军正在朝着新底比斯城挺进!
这个消息是锦衣卫从行商那里买来的。
毕竟列奥尼达的大军不可能依靠自身携带的补给品,一路疾驰过来。
他们沿途所过之处,所有的村镇乃至城市,都是需要向列奥尼达所部军队提供免费补给的。
不提供也可以,列奥尼达会让手下的士兵自己去取,丰衣足食……
这个时代的军队,最喜欢的就是吃自助餐了。
不过李察经过多方确认,才知晓列奥尼达所部大军的具体人数不会超过六万人。
主要是列奥尼达也跟汉人一样,对外号称大军拥有十五万人,直接给自己的军队数量扩了三倍!
若不是列奥尼达所带领的大军沿途索取的物资补给都有具体数量,可以进行侧面数学计算,李察根本无法得知列奥尼达所部大军的具体数目。
当然,这种军队具体数据一般只有当权者才有能力找人推算,收集大量的情报进行验证。
普通小民甚至是富户都不可能知晓,只知道列奥尼达对外宣称的十五万之巨!
自然而然的,李察不可能允许这种消息在治下流传开,列奥尼达大军进逼的消息不可能隐瞒,除非李察严禁所有的行商出入,那无异于让自家财政慢性自杀……
新底比斯城又不是亚伦城,很多生活物资和军械都能做到自给自足,除了地处山区,耕种面积不大,粮食供应不够充足外,亚伦城完全可以屏蔽与外界的所有交流沟通。
粮食不足就少养一些人口,这不是大问题。
但新底比斯城不行,没有外界的行商交流,除了吃喝之外,新底比斯城什么都会缺,包括打造和维护武器装备的原材料!
并且新底比斯城交通方便,地处平坦地区,不利用商贸补血的话,那就太蠢了……
正因为新底比斯城交通枢纽的关系,所以才会有大量行商明知道这里被黄巾贼占据,仍然悄悄过来贸易。
当行商们得知黄巾贼不是希腊人宣传的那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后,过来做买卖发财的商贩立马成几何级暴增,眼瞅着快要恢复到战前水平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