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出身辽东李氏,是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
他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从少年时就担任待诏翰林,成为太子李亨的属官。后遭宰相杨国忠忌恨,只得归隐名山。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亨即位于灵武,召李泌参谋军事,宠遇有加。不久又被权宦李辅国等诬陷,再次隐居衡山。
唐代宗即位后,又征召李泌担任为翰林学士,但是又接连受宰相元载、常衮排挤,被外放至地方任职。
如此曲折的经历倒是其次。
重要的是:
李泌曾为唐肃宗制定了整套的平定安史之乱的方略,反复告诫肃宗“无欲速”,要着眼于长久,把叛军赶出老巢,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一开始,这套计划也得到了肃宗的认可。
但后来肃宗急功近利,坚持先收复长安,结果把叛军赶回了河北,从而形成割据局面,遗患无穷。
郭昕在提到此事的时候,曾无数次扼腕叹息。
他说,倘若肃宗能将李泌的谋划坚持贯彻到底,那么大唐未必不能中兴,吐蕃、铁勒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猖獗作乱了。
更重要的是:
历朝历代的帝王宫廷,一直都是天下是非最多、人事最复杂的场所。尤其父子兄弟、家人骨肉之间权势利害的斗争,更是激烈。
李泌却能在保全自己的同时,又能调和化解玄宗、肃宗、代宗之间的矛盾冲突,维持朝堂稳定,避免动乱的再次发生。
在21世纪的那个时空,曾出现过一部名叫《长安十二时辰》的网剧。其中,某位小鲜肉扮演的一个名叫李必的才华横溢、藐视天下的人物。
其原型便是李泌。
李长源、李长源……
李泌岂不正是字“长源”吗?
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李玄暗自懊悔,自己应该早就猜出来的!
在历史上,李泌是和郭子仪齐名的人物;从对方不惧严寒、赠予自己的淬骨丹之事上看,李泌也绝非是一介文弱书生。
那么,自己还有何怀疑呢?
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地挥起马鞭,紧紧赶上大队人马。
半天后。
皑皑雪原之上,出现了一座低矮的城池。
凉州。
到了。
汉唐之际,凉州是西北仅次于长安的最大古城。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它是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丝绸之路”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云集的都会,并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全唐诗中,以《凉州词》为题或以凉州为背景的诗有100多首。唐朝以后,仍有许多被冠以《凉州词》的边塞诗。
可是,如今的凉州在吐蕃的治下,已变得残破不堪,几乎称得上是十室九空。
“昔年吐蕃攻打凉州时,因城中百姓誓死抵抗,城破之后,吐蕃将城中百姓屠杀大半,其余人砍掉手脚,挖掉双目,让他们自生自灭。”
李泌勒住马匹,盯着凉州城,面无表情地说道:
“如今城中居民不足千户,而且全都是吐蕃从其他地方迁移而来的。”
李玄默然。
安西同样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国家衰弱,百姓则沦为待宰之鸡犬,就连苟且偷生都无法做到,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曾无数次的重演。
神明华胄,匍匐狄夷之下;
皇汉苗裔,竟成遍野尸骨。
想到那些异族的暴行,他不由自主地攥紧了双拳,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直到接连深深呼吸数次之后,才勉强令自己恢复了平静。
“李参军……”
他将注意力转到了眼前的凉州城上。
凉州虽然破败,但毕竟是河西走廊上的重镇,其中吐蕃驻军一定不少。如果要硬闯过去,恐怕很难。
“您有什么计划吗?”
“没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