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李军去小卖部买了几节电池,准备好了手电筒。
李军,李大宝,张海柱三人都换上了比较厚一点的衣服。
毕竟山里的夜晚是比较凉的。
虽然有手电筒,但进山的途中还是举着自制的火把。
手电筒是在看远处的地方才偶尔用一下。
说到火把,不得不说猎人在防火这方面的严谨。
山深林密,茅草丛生,枯叶遍地,气候干燥季节极易引起火灾。
因此,除非是冬天大雪覆盖山间,进山的猎人吸烟都不会乱扔烟头,
在野外做饭烤火的时候,必须等燃烧物全部熄灭才会离开。
这是所有猎人都默许的规矩。
不是谁到了一定年纪进山转悠几天就会成为猎人。
许多猎人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培养起来的,有的有比较明确的师徒关系。
有些虽然没有明确的师徒关系,但也是跟随有经验的老猎手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出来的。
各级的林业部门也开办过一些短期狩猎的培训班,培养了一批狩猎工作者。
这也是这个时代为什么会有持证的猎人。
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就几乎不给个人办理猎人证了。
在山里所有的动物都害怕火焰,夜晚进山举着火把,也可以驱逐附近的野兽。
降低了路途中的危险。
由于夜晚视线不好的原因,夜间赶路要比白天赶路多用一点时间。
平时李军和李大宝来庇护所,只用差不多两个小时。
今天晚上用了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
按照李军的意思,三人分别都带了一些苞米,在庇护所附件开始撒苞米。
不能都往一个方向撒,以庇护所为中心散开,一人一个方向撒。
而且撒的时候要尽量找视野开阔的地方,附近还要有利于隐藏的树木和草丛,
保证猎物到来的时候,李军和李大宝有足够的射击视野。
李军走的方向是庇护所门口正对着的地方,他一直走出去了差不多1000米。
他从这里开始撒,隔一段距离撒一点,一直撒到了距离庇护所差不多500米的地方。
这里有一小片比较开阔的地方,适合埋伏在这里用枪狙击。
苞米可以吸引过来很多动物,比如野猪,狍子,野鸡,野兔,各种鹿类动物。
不过这个季节很难用苞米引诱到鹿科动物。
鹿科动物在春秋两季一般是不缺食物的,几乎是地上的草都吃,
只有在大雪封山,白雪遍地,鹿科动物缺草的时候,苞米就成了必杀技了。
这个时候最容易引来的动物就是野猪和狍子。
一个是比较能吃,一个是傻。
野猪们的食量大,队伍也大,最小的野猪群都是七八只,二十几只的很平常。
野猪群大多数由单个或多个野猪家庭组成,
一个野猪家庭的数量有三只到十三四只,
往往是几个家庭单位就联合在一块儿组成野猪群了。
在野猪产仔的高峰季节,野猪群达到了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也达到了国内大型野生动物群居的最大数量,这时它们的数量往往会超过一百只。(这一段真实,查的资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