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梁帝的隔岸观火不同,此刻的谢宣怀却若架于炉火之上,焦躁不安。
萧绍瑜的意外突袭,犹如神来之笔,令杨彦超所部主力受到重创。
他非但没有歼灭萧锋所部精锐,还不得不放弃追歼右卫军的战机,使东路军的实力得以保存。
元沐所部又受到陆瀚洲的强力牵制,预想中的元、杨合兵闪击梁帝的绝佳战机,也丧失了。
就算元沐稍后摆脱牵制,率军前来,此消彼长之下,必胜之局已然不复存在。
不出意外的话,擒杀梁帝,已是不可能之事。
如此,拥立太子登基的谋划自然泡汤了。
所幸的是,他没有将事情做绝,仍留有余地,拥立太子的图谋尚不至暴露。
而梁帝稳居中军,谢韬麾下的左卫军再想避战便不可能了。
公然违抗梁帝出战的圣命,便与造反无异,他和谢韬还没有做好那个准备。
奉命出战,则必然再次食言,从而交恶杨彦超。
如何化解危机,便是摆在谢宣怀面前的当务之急。
瞬息突变之下,即使老谋深算如他,也拿不出万全之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阿韬,你速着人返京面见太子殿下,请他稍作收敛,暂时不宜大动干戈。”
京城那边不能再出问题了。
在谢宣怀的心里,太子对他言听计从,京中局势应该是可控的。
只要保住太子的储君之位,作为太子岳丈兼辅臣的他,于南梁国内便能保住今时今日之权势。
“正当如此!”
谢韬急切回应,他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局势的发展,已令他心虚不已,并隐约感受到来自梁帝的威压。
他的内心是瑟瑟战栗的,恐惧已然在弥漫,他已没有胆量再游走在危险的边缘。
拥立之功没有了,族灭人亡的危险却在迫近,才具不足的他自然也就没有那份忍耐与担当。
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打顺风仗的主儿,风向一变,内心便活络起来,不再坚定。
自身的才具撑不起无边的野心与欲望,他与太子倒是旗鼓相当、半斤八两。
“另外尽快联系申屠昆,让他去杨彦超那里尽力斡旋,若能取得谅解,他们父子有什么条件尽管提。”
申屠昆父子,是他们与杨彦超之间的唯一沟通纽带。
为了令其尽心尽力办事,谢宣怀不惜重赏,只要是在他权力范围内的条件,都可以答应。
由此可见,谢宣怀是真的着急了。
否则,以其南梁首臣之尊,申屠昆父子根本没有跟他提条件的资格。
“小侄这就着人传信。”
谢韬二话不说,满口应下。
族伯开出如此赏格,他不信申屠昆父子不动心。
经过近日多次接触,谢韬隐约感觉到申屠昆,在聚贤庄内的处境有些尴尬,似乎有另立门户的打算。
其实,自从他们父子三人分别败于柳文菲和范伯勋之后,便在聚贤庄内声望大跌。
虽说庄主赵乾坤没有追究什么,然庄内之人的闲言碎语,却令其无地自容。
他们每日都感觉生活在嘲笑之中,堂堂的西域三雄,什么时候如此憋屈过呀。
出走已是势在必行了。
而若要出走,就不得不争得赵乾坤的同意,受其恩惠的申屠昆父子又张不开嘴。
如果是由谢宣怀出面沟通,一切便迎刃而解。
很快,谢韬麾下的两名亲卫,乘着夜色掩护,从左卫军的防区悄然离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