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集宁守军的视线里,蝗虫一般的大军在远处分出规模巨大的一支,缓缓向南面行军。

“他们要围城,要围城!”

到了集宁海畔,南面的援军、粮道,都会受到威胁。

而东面,已经是大纛所在,也万不可能有兴和那边的援军过来。

再西面,卓资位于大青山之间,是通往前套的门户。他们早已得令,不论战局如何都不能轻动。

此去大同只有不到二百里,就在俺答大军南行至集宁海北岸准备安营扎寨开始围城之时,大约五百标兵护卫着的毛伯温赶到了集宁城南。

俺答本人还在集宁东北面,他不能第一时间看到这里,做出决断。

而南下的骑兵统帅看到了这一队人,却立即下了命令。

“去三千骑,杀尽他们,吓破城中守军的胆。侧翼五千骑准备好,只要有人出城接应,就杀过去!”

毛伯温没想到俺答来得这么快。

消息从大青山那边传来时,他们的大军还在归化北面的砂井。

而消息传到大同,再经商议,他们跋涉百余里赶到集宁时,这一天多的时间里俺答竟已到了集宁。

就算人均两三骑,从那边绕过来虽只四百里左右,可那毕竟是数以十万计的大军啊!

初到集宁就身陷险境,毛伯温咬了咬牙:“直接喊本官名号,喊陛下御驾进抵得胜堡,五万大军来援!一心往城内冲,城中守将从望远镜里,看得到我的将旗!”

这是信息不对等的一个小小生机。

鞑子离得还有些远,无法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这队人里竟有这等大鱼。

大明军方权责上的第一人,身边只有五百标兵,在城外,而三千骑兵正准备截杀他们。

身边标兵见毛伯温如此吩咐,只能心一横,齐声怒吼了起来。

毛伯温是为了赶路,这五百人的战马是不会缺的。

集宁海的西面,五百骑开始往集宁城冲刺。

集宁海的北面,三千鞑靼骑兵从东北面斜斜截了过去。

而后五百人的声音响了起来,在马蹄声中不算响亮,但并没有断。

“大明军务总参谋在此!天子御驾已进抵得胜堡,五万京营来援!大明万胜!”

声音先传到离得更近的鞑子骑兵那里,他们一开始是听不懂的。

但既然是如此决绝的南征,又岂会不配一些懂得汉话的通译。

马背上,一个人激动地喊了起来:“是……是汉人的大官!大大的大官!”

叽里呱啦一阵后,是那三千骑的齐声高喊,想把信息传到后面去。

集宁城,经过大明修缮之后的城墙上,守将果然如毛伯温所说的一样用望远镜看到了他的将旗。

而这个时候,东南面行进到一半的鞑子大军已经有了躁动。

“快!快出城接应,务必守住南门!”

守将面色难看,心情紧张无比。

军务总参谋岂能见死不救?而城门一开,又将何等凶险?

“不要省弹药!随我前去接应,他们还没准备好,不会乱糟糟攻来,城东城北,也出城门诈一诈!”

只有一个小小的时间差,鞑子本没有做好发起攻击的准备,大规模的行动必定要等俺答下令。

只有这一线生机。

突然的情况让集宁守军把大敌逼近的恐惧先压了下来,开始执行军令。

而城南则开始上演着生死时速。

好在毛伯温离得近了一些,他们的喊声也传到了城里。

“大明军务总参谋在此!天子御驾已进抵得胜堡,五万京营来援!大明万胜!”

这是及时的消息。

面对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敌军,集宁城中的军民知道了三个信息。

大明军务总参谋亲自过来了。

天子也到了离集宁不到百里的得胜堡。

五万援军正在路上。

“大明万胜!”

宣泄情绪,鼓舞士气。

就在集宁城中的这种喧嚣里,明军竟然出了东面和北面的城门,在城墙下摆出了军阵。

远远的,俺答有点莫名其妙又有点凝重地看着这一切。

疯了?

可他确实还没准备好,传信的骑兵也还在从集宁海北面奔赴这里的路上。

毛伯温看着越来越近的鞑靼骑兵,想起皇帝的那句话:只能进,不能退。

现在他真的是这样了。

暂时,只有城南的敌我双方最前锋知道是什么情况。

毛伯温现在顾不上怕不怕死了,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死。

大战未起,大明军务总参谋先死在了这里,那会怎么样?

不该这样的,可他劝阻不了皇帝,就只能身先士卒。

况且,不就只是三千骑吗?

大家都有马!

“冲!冲过去!先射箭,关键机会只有一次!”

还离得够远的时候,是马上骑射。

箭矢之中,不需多说,已经是护卫在周围。

有人中箭,有人落马。

毛伯温咬着牙驱策马匹,他也不算年轻了,只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一点:生死存亡,岂无血战?

所幸距离尚远,除了极少数特别背时的,双方毕竟是接近了。

毛伯温已经看得到一些鞑子狂热贪婪的眼神,对面的骑兵宛如一道坝,想要挡住他们。

在他们身后,毛伯温也隐隐看得到集宁城南有烟尘。

“等再近一点!伏低,伏低准备!”

快速的接近之中,这一队标兵竟放下了弓箭,开始做着毛伯温所说的准备。

越来越近,很快便只数十步。

“听我将令!准备,三……”

斜插过来的鞑靼骑兵愕然看着这队明军忽然策骑散开成了一个比较大的箭头,这可不算锋锐了。

但他们手上都端起了一样东西。

“放!”

只有五百人护卫,既为赶时间,也足证他们的不凡。

他们有一个名号:铳骑。

火铳声响起,这个箭头前面的鞑靼骑兵在已经不到三十步的距离上忽然倒下一大排,兵荒马乱。

其实在马上,几乎只有一轮齐射的机会。

没时间再次装弹。

可这是鞑靼骑兵没有遇到过的局面,他们只看见对面的明军双眼血红,仍旧举着那样东西指着他们。

上面既有长枪枪头,也有火铳的枪口。

功劳很诱人,但命是自己的。

谁阻截谁,谁凿穿谁?

结果将定,但对毛伯温来说,这一刻只有勇者能胜,能生还。

大明不是不能智取,只不过俺答选择了力敌。

终究要真刀真枪干完这一仗!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