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刚开始小的只是五房杂役。”
李默笑了笑,“幸蒙司使大人提携,先是把我调到巡察房辅案,后面看我表现不错,又提拔我成了巡察使文助。”
杂役?
如果不是亲耳所听,顾兴还真不敢相信一身书生之气的李默竟是杂役出身。
照这样看来,李默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能从一个杂役做到巡察使文助,这可不容易啊,运气和能力缺一不可。
但不管是辅案还是文助,都没有官阶,现在的李默只能算个吏(股级),想要成为官,得看命。
如果他能成为巡察使,就真的是逆天改命了。
“你觉得鉴廉司如何?”
顾兴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是想知道李默对鉴廉司的态度。
纵观他前世之历史,每朝每代都反腐反贪,尤以明太祖朱元璋最铁血狠辣,杀得贪官嗷嗷乱叫,但依旧遏制不住贪婪之风。
这个大夏王朝的皇上似乎也特别重视吏治,甚至专门成立了这个鉴廉司,乍一看是励精图治的好皇上,但顾兴总感觉不是那么简单。
当然了。
也许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很好。”
李默几乎不假思索的回道。
“好在哪里?”顾兴顺势追问。
“监察百官,有助吏治清明。”
李默在鉴廉司待的时间比顾兴长得多,这些年做辅案文助,他见过太多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让这样的人治理一方,百姓怨声载道,遗祸无穷。
有些人为敛财,巧立名目,私加税赋,巧取豪夺,中饱私囊。
只能说大夏王朝的老百姓太能忍耐了,破房一间,果腹便可,若非如此,恐怕早有民变。
直到应昌三年,鉴廉司正是成立,官场风气才大有改善。
某种意义上来说,鉴廉司救得不是百姓,救得是当朝者自己。
“吏治清明,谈何容易。”
顾兴叹了口气,高压反腐反贪未必能有效的遏制贪腐。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类似鉴廉司的机构,可是贪官污吏依旧犹如过江之鲫,前腐后继。
到底怎样才能让为官之人为民谋利,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我们鉴廉司对于贪官污吏的震慑是有目共睹的。”
说到这一点,李默颇为自豪。
做文助这些年,他跟着巡察使查了不少贪官污吏,确实拔掉了不少毒瘤,赢得了民心。
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贪墨之风横行,让清正廉明之人,有一席之地,不至于成为官场上的异类。
“六年都在鉴廉司,算是个老人了,这六年间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危险威胁?怕过吗?”
巡察使每到一个地方,要查的都是当地有权有势之人,甚至是一个利益集团,虽然鉴廉司的这块招牌让人忌惮,轻易不敢妄动。
但狗急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真把人逼到死路,什么都做得出来。
就像这具身体的原主人,查个知县就被人家搞死了,更不要说知府知州这一级别的官员了。
还有宋硕,刚到清平县,一把火,人没了,朝不保夕,这个工作太危险了,睡觉都得睁只眼,不然的话,都不知道是死在谁的手里。
“呃……”
李默一脸古怪之色,“威胁倒是没有,利诱却是不少。”
他虽然只是巡察使文助,芝麻绿豆大点的权力,根本微不足道。
但因为常伴巡察使身旁,加之是鉴廉司内部之人,能提前知晓不少消息。
因此,很多人曾经给他送礼,拉拢他,暗示他,讨好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