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直隶的经济问题影响不到宫内......至少暂时影响不到。
对于李贶生来说,他久违的重温了过去的日子。
起床,刷牙,去食堂吃饭。
紫禁城不小,但在十几年前禁卫军接管紫禁城之后,这里就迎来了极大的改造,超过一万五千名现役禁卫军军人和七千多名军队后勤人员,科研人员,工程人员,以及直属于老师的勤务人员让这里显得并不冷清。
很多紫禁城内曾经的宫殿都被改造了一番,用作禁卫军们需要的用途。例如外朝的保和殿如今成为了总参和军需部的办公地点,中和殿则成为了禁卫军和相关人员的娱乐中心,有图书馆,兵棋室等娱乐设施,太和殿则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室内训练场,兵器库。
内廷的坤宁宫,交泰殿被改造成了科研人员,老师的警卫员和勤务人员和他们家属的住宿及生活中心。乾清宫还是作为皇帝的居住地使用,不过李贶生这样的学生和一些进入皇宫的‘客人’也会在这座宫殿里休息,住宿。
西六宫和东六宫被大量改造为禁卫军的住宿,老师改造起这些所谓‘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时可一点情面都没留,据当年老师自己所说,他改造紫禁城并让禁卫军入驻的时候,是做好了文官们恼羞成怒不惜调动军队入京‘清君侧’的准备的,他当初是打算把紫禁城彻底改造为一个大军营,打算和文官们拼个鱼死网破,甚至准备在紫禁城里建个简易的武器工坊。
李贶生毫不怀疑老师有这么做的勇气和决心,也只能说幸好事情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当年七八岁的他也没有经历待在紫禁城打持久战的事情。
其它的,诸如体仁阁与弘义阁被改造成了库房,囤积武器弹药和各种档案,武英殿成为了禁卫军行政办事处,宁寿宫被改成了博物馆,当然,名义上是博物馆,其实跟个杂物库房没什么区别,慈宁宫改成了大图书馆,用以囤放越来越多的各类书籍,包括老师抄写的他上辈子所知道的一些书籍,文华殿成了档案室,非军事档案以外的大量累积档案被放置在这里......等等的,紫禁城从上到下基本上和五十年前已经算是两个地方了。
李贶生从乾清宫出来,理论上本来应该去交泰殿的食堂吃饭,不过他想了想后,想着反正也不太饿,决定走到外朝的保和殿去吃食堂。
顺便放松放松。
一路上,不时能够看见一队禁卫军分作两列或者一列在紫禁城内巡逻,不过跟第二军第三军这一类新军不太一样的是,禁卫军是唯一完全去除了军官制度的部队,因此当看见李贶生的时候,这些禁卫军的士兵并没有如同新军士兵一样敬礼。
天朝的军队一共分为五个序列,第一序列是优先度最高的禁卫军,正式名称为近卫部队,全员总计有两万两千余人,采取无军官制度,部队统一以职务加‘员’的称呼,例如普通士兵称战斗员,连营旅等军事指挥者以职务称呼为连长,营长,旅长等,或者指挥员。
第二序列为新军,正式名称为野战部队,目前总计编制十四个军,总兵力为十五万六千余人,保留正德三一年制定的军衔制度,例如在第二军中任职的李贶生,理论上就是下级将官,理论上也算是个将军(三一年军衔将军官分为尉官,校官和将官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分为上级,次级,下级三个级别,另特设一个元帅级)。
第三序列为旧军,正式名称为卫戍部队,由大量旧式卫所制度下的兵卒组织而成,总兵力大约十二万余,并且由于老师还在不断裁撤的缘故,总兵力持续减少中。按照老师的预想的话,第三序列最终是会被彻底裁剪的,天朝军队应该从五个序列变成由近卫部队-常备部队-预备部队组成的三梯队体系。
第四序列是由退伍兵和民团组成的,正式名称为民兵部队,在朝廷正式记录的档案里,正德六十五年的民兵部队总数应该为六十七万左右,实际上可能更多,不过民兵部队朝廷是不发军饷的,只在战时给与军饷,所以维护费跟新军比起来也高不到那里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