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半斤肉,除了值夜的,每人半斤酒,饭团,面饼管够!”

这就是物质丰富的豪横,大唐除了关中三天两头的闹旱灾,江南淮南已经连续五年大丰了,只不过黄河去年泛滥了一次,在曹州决口了一小段,淹了数州之地,不过仓内有粮,倒也不慌。

按照户部侍郎孙揆的统计,大唐这些年已经攒了一年的粮食。

…………

寇彦卿一直以来存在感不大,他的宣武后军军现在还是杂牌军,还没有正式的军号。

事实上,原本汴军底子的诸将领,爬上去的不在少数。

连跟皇帝动过手的张存敬,现在也是一军指挥使,还是有军号的左忠武军,建制两万人马。

而他的宣武后军现在还是八千人马,这老天啊,为何不给他立功的机会!

带着麾下千余骑兵到这新罗,也没有捞上功劳,跟着皇帝陛下打仗,似乎没什么要他做的。

这次大帐之后,诸将饮宴,恰好渤海国使者觐见。

皇帝陛下当即召见,没想到才半个月不见,渤海国主想着借兵征讨高句丽部!

“陛下,高句丽部蛮横,渤海国主大让撰请陛下借兵五千,以助剿贼!”

五千?这大让撰国主也太小家子气了吧!想了想也是可笑,怕是担心唐军喧宾夺主吧!

细问之下,才明白大让撰的尴尬。

使者有些局促,道:“渤海国左金吾将军豪塞是高句丽人,国主有意清除高句丽人在军中的影响,没想到事情败露,被豪塞抢了先,现在围了龙泉府,国主恳求大唐出兵相救!”

李晔微微摇头,历史上渤海国的灭亡,也是跟高句丽人的反叛有关系,没想到大让撰有心准备,还是被高句丽人争了先,要知道高句丽人在渤海国属于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不足两成。

“豪塞有多少人马?”

“足有三万!”

李晔想了想,救肯定要救的,万一让高句丽得了手,大唐必定还是要麻烦征讨,而且还有一点,高句丽人占了渤海国,那杨师厚的右玄甲军和李存孝的左龙骧军的补给肯定是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大让撰当渤海国主,好于大唐直接占领,好于高句丽人占据。

可为什么大唐不能直接占据渤海国呢?

就是因为渤海国国民太复杂了,彼此矛盾重重,又相互制约,若是大唐直接派兵占领,很有可能各族的矛头全部对准大唐。

到那个时候,渤海国就是一个大泥坑了。

李晔想着的是书同文,扩大影响,逐步同化。

他看向帐下诸将,豪气冲天,麾下人才济济,将星璀璨,这就是他的底气啊!

“诸将可有愿赴渤海国救援的啊!”

“末将愿意!”

寇彦卿想都没想就站了起来请命。

“噢,寇将军!”

李晔道没想到寇彦卿会站起来,寇彦卿是宣武衙军出身,出身比帐下诸将要好上很多,朱温在时,特别喜欢寇彦卿,曾经将他的坐骑“一丈乌”赐给寇彦卿,而寇彦卿也没有让朱温失望,颇有勇冠三军的架式。

“陛下,末将也请战!”

原河东军将领李存敬、李存贤、李嗣昭纷纷上前跪在帐下。

李嗣源跃跃欲试,但最后也没有凑这个热闹,他的性格本来就是闷葫芦的性格,喜欢被动的那种。

原宣武军将领张存敬、氏叔琮等人与寇彦卿有旧,倒没有跟着起哄,但原禁军将领左神策军周献等人也纷纷上前请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