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那里,自然没这么简单。”

朱慈烺摇了摇头,说道:“可若是什么也不做,就只能困守京城,坐以待毙。刘师父和我说过,永昌王此人,狡诈无信,如今只是碍于形势,勉强依附于我大明,待他羽翼丰满,必会卷土重来。咱们大明千疮百孔,建虏和贼寇日复一日猖獗,我身为太子,理应做些应对才是。若是如往日那般,一味的韬光养晦,于国于家有何益?如今日这般庸庸碌碌的监国,又有何益?”

吴国华呆了许久,脸色也是变了又变,终是叹气道:“太子说的是,是臣目光短浅了。”

太子者,国之根本,是未来的皇帝。

然而太子虽是地位尊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也是极其凶险的位置。

说到底,皇上和太子,既是父子,又是君臣。

处庸众之父子易,处英明之父子难。

若是太子没有过人之处,必将惹来皇帝的厌弃,而若是显出太高的能力,则会引来皇帝的疑忌。

如汉武帝太子刘据、唐太宗太子李承乾等,能力不可谓不突出,权力不可谓不大,一旦见疑于君父,必不得善终。

即便是在本朝,虽没有废太子的先例,然而成祖文皇帝、世宗肃皇帝、神宗显皇帝都曾有废黜太子的想法,只是碍于政局和祖制,才未能成行。

有鉴于此,不单单是吴国华,东宫里的属官都以前朝为鉴,力劝朱慈烺不可锋芒太露。

却不知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害,有一益必有一损。

韬光养晦固然是安全,然而太子毕竟是未来的皇帝,若无东宫旧人,又无政治历练,日后一旦继位,如何能号令群臣?

听朱慈烺说了自己的想法,吴国华突然意识到,他看着长大的太子,随着年纪渐长,早有了自己的打算,似乎已经不受他们左右了。

“殿下结纳平西侯,不论是真是假,迟早要传到皇上的耳中,不知殿下下一步有何打算?”

朱慈烺想也没想,当即答道:“先向父皇请罪,再引咎辞掉监国之位。”

至于其后的计划,目前倒不急着说出来。

吴国华惊得张大了嘴巴,“殿下你闹出这等事,又和我说了如此多的道理,就为了辞掉监国之位?”

见朱慈烺点头,吴国华登时欲哭无泪,“皇上已然准了礼部丘尚书之议,不日便要下旨为殿下选婚,我的殿下呀,臣知道你想做一番大事,可做大事之前,您就不能多等一等吗?”

“选婚?”

这下轮到朱慈烺吃惊了,连忙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本宫为何没听到风声?”

“方才臣进来时才得到的消息,皇上的旨意,怕是午后就会到了!”

“完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