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邑商不会同样出现氏姓沦亡、贵贱颠倒的情况,卣太寅宁可主动倒转天罡,让宗祐帝敕立宗姓,自己亲自来重定氏名。

在这个新体制之下,无论贵贱嫡庶,基本上只有能力最强的人,才可以成为氏正与族正。

那么,众多贵族的嫡系子孙,岂不是要吃很大的亏吗?

以太寅为例,他退休前夕所拥有的领地与产业,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种是他本人派遣家仆,在攸原开垦的新田地。这些田地全部留给了长子麳(lái)麰(móu)氏,然后再全部传给其过继而来的嗣子。

第二种是他从先父武申那里继承到的攸国领地,原本是奄阳一带,因为乾庆帝的迁都,于是又置换成永津附近的土地。

这些土地作为攸氏的资产,全部传给担任继任攸侯的攸画,将来再传给下一任的攸侯。

第三种,则是担任大邑商的上尹而负责管理的城邑。每当上尹换人,则由继任者继续管理这些城邑。

乍一看,在卣太寅的四个儿子当中,幺子攸画反而是继承遗产最多的?

非也。攸画拥有的后两种资产,都只有收益权而无买卖权——那些都是属于整个攸氏以及大邑商朝廷的。而且,从这些田地和城邑获得的收入,基本上都用来维持攸氏以及上尹府的日常开支。

乾庆十一年,条氏的族正经过抽签首次得以担任右尹。攸侯画迫于朝野之间的舆论压力,把之前管理的城邑分出三分之一给右尹府。

这是为了阻止乾庆帝想要册立条侯,使其单独位居条氏的氏正与族正之上,从而把攸氏跟条氏的势力分拆开的打算。

普通贵族,大多只能根据抽签而轮流担任氏正和族正,因此烦恼就少了很多,他们本人的个人财产一律由嫡长子继承,而最有能力的儿子,则对其名下的氏族产业,拥有管理权以及收益权。

至于太寅生前发明的木车,攸侯画虽然也一度想过要对其改进,然而却始终没有想出可行的办法。

毕竟大邑商如今单独处于神土大陆之中,跟华夏的一众方国都失去联系。卣太寅生前,大力任用夷匠与夷巫,因为攸画不通各夷的语言,结果也无法进一步发掘这些人的创造力。

因此,攸侯画最终没有把这些人继续留在攸氏,而是将其分别遣散到牟氏、延氏与醪(láo)氏去了。

攸画掌管朝政长达半个世纪,除了维持太寅旧制之外,基本上没有做出什么新的贡献。

勉强值得一提的,也就只有以下这件事:

在乾庆帝刚刚即位的时候,攸侯画成功说服臣僚们联名上奏,为能够凭空治世三年的先帝祐乾,献上“文己”的日名。

大邑商的民众,对此并没有什么议论。因为乾庆帝同时发布另一道诰令,为了与民同乐,决定在各地的城邑都举行百叟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