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按照我说的去做!此地发生如此的事情,本官在陕西此地待了那么久,却是全然不知道,是本官的错!该同百姓一起受苦!”

更何况。

李念恩道:“本官不过是饿着两日而已,这些百姓,却是已经不知道饿着多久的时间。”

张三李四知道李念恩的性格。

他们劝说是劝不住的。

就只好,是下去办事儿去了。

转眼七天时间过去。

周围和朝廷那边,所调集的粮食都是已经送了过来。

所有的百姓,总算每家每户,都有东西可以吃。

李念恩乘车出行视察。

所过之处,听说是李念恩到了,百姓自发的跪了一地。

“大人!多谢大人!”

“大人!”

“多谢大人!”

“多谢大人啊!”

李念恩看着这些淳朴的百姓,他们有的之中,是只有几岁的孩童。

有的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眼泪湿润了眼眶。

“大人……”张三李四看过来。

李念恩挥了挥手:“不要紧。”

他站起身来,对着百姓鞠躬道歉。

“各位父老乡亲,是本官对不住各位,是官府对不住各位!”

百姓哭着道:“大人没错啊!草民感谢大人!”

“是大人救了我们!”

呼喊声震耳欲聋。

跟随着李念恩的所有手下,看到这样的场景,也是非常动容。

心底里有个声音,告诉他们。

跟着李念恩这样的人,是他们前世修来的福气。

又是半个月时间过去。

各地调集来的粮食,虽然能够接触燃眉之急。

百姓也是已经安抚住了。

可,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呢。

“只要不下雨,没有雨水,农田就无法生长,哪怕是最抗旱的番薯,也会颗粒无收。”

所以,只有解决这个方法,才能够真正的,解救当地的百姓。

不光是这里。

每年,都有地方发生干旱。

李念恩想:“或许可以想办法,运输水源?”

有的地方雨水太多发洪水,有的地方却是颗粒无收。

建造沟渠,接通水源。

水利工程是一定要做的。

他虽然有所想法,却并不擅长此道。

第一件事情,李念恩就是上了奏折给崇祯皇帝。

将情况说明。

有根据地图,在距离延安最近的地方,有一条河流。

“使用陶瓷管道,或者是竹子作为管道进行链接,然后使用风车作为动力,进行水源运输,说不定可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