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们在太子殿下的注视下,有些紧张,但还算比较正常地完成了操作。
“很好,很好。”黄立连连点头称赞,并马上命人取来银两,兑现他发布的悬赏令。
生铁虽然能够铸造成型,但脆而硬,导致其不能进行车削加工。
黄立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认为这是阻碍火箭弹和炮弹进一步升级的大困难。
比如你想在炮弹头部钻孔,或是挑出螺丝扣,以安装触发引信,就难以实现。
现在,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黄立早在月前便接到重庆兵工厂的书信,喜出望外,急命匠人赶来传授技术。
其实,这种生铁韧化技术应该早就有,只是称呼不同,民间可能称之为焖火。
如果用比较专业的术语来描述,就是在较高温度下用较长时间来进行的退火处理。
据载,中国此项炼铁技术早了欧洲国家两千多年。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黄立已经基本解决了制造触发式火箭弹和炮弹的所有障碍。
看着领到银两的工匠,那憨厚朴实的脸上浮现出既激动喜悦,又有些局促不安的神情,黄立不禁生出良多的感慨。
明代沿袭了元代的匠户制度,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其中匠籍全为手工业者,军籍中也有不少在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中服役者,称为军匠。
“匠户制”下,工匠的全家老幼都要参加生产,而且世代相继,地位低微。收入比较低。
还有轮班匠的无偿劳动,工匠要受到手工官坐头的管制盘剥。所以,工匠往往以怠工、隐冒、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
以银代役法实施后,轮班匠才算是实存实亡了,匠户才可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弱。
所以,黄立废除匠户制,人户也不再分这籍那籍,全是民籍。在法律意义上,给予了全民平等的社会身份和地位。
户籍的平等,也就没有了对低籍人户在政治上的歧视和限制。
比如科举入仕,各朝各代就有很多身份上的限制,娼、优、卒、隶出身的,及其子弟都没有资格。
到了清朝,更出现了奇葩而缺德的规定,那就是“冷籍”。
三代没有做过官,或三代以内不曾有人中过秀才、举人的家庭,就不允许你参加科举。
别说三代,就是五代,你还不准人家祖坟突然冒青烟,出個读书人,出个天才啦?
冷籍最出名的受害者便是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金融家、慈善家张謇,因“冷籍”而不得不冒充如皋县的张家子嗣应试。
如皋县张家后来又用冒名一事来要挟张謇,连续索要钱物,最后索性将张謇告上了公堂。这一场诉讼延续了几年,令张謇十分狼狈。
“孤王向来言出必行,既有悬赏,便定会兑现。”黄立借机再来一波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宣传,“凡是有发明创造,有技术革新者,都有丰厚的赏金。”
工匠们没有发出欢呼之声,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但脸上都露出了或憨厚,或心动的笑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