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136.军情如火
然后,司马昭派司马望出使蜀国,派高柔出使东吴,派郑冲出使戎狄,派司马脸出使鲜卑。
如此以推动和戎系蜀联吴牵鲜笼胡灭曹战略,实施合纵连横策略。
果然,司马久率部北上,陆豫并没派兵追击,而是按兵不动,仍然是三座大营呈品字形,也不攻打豫州。
只是给司马昭造成一定的威胁,迫使司马昭仍然留出十三万大军镇守豫州。
但是,天下士族不断有人来投靠司马昭,他的兵力仍然持增。
几天之后,屯于豫州城外的司马大军又增兵达十七万之众。
司马孚建议趁此机会,夺回许昌。
司马昭即派司马旺率部七万,支援许昌兵马大营的虎将袁雄、黄申、黄守毅,猛攻许昌。
许昌城内的庞会、庞鹏兄弟俩只有五千兵马,危在旦夕。
形势极其严峻。
陆豫急疾书派人报呈曹髦。
……
京都。
后宫。
上书房。
此时,司马燕、陈泰、郭茅已至。
罗靖也带来了诸多负责飞鸽传书的锦衣卫,在上书房外候命。
因为战报颇多,而且非常不利于曹髦。
今夜,曹髦还遭到了郭太后的严厉斥责。
曹髦心里满肚子火气。
所以,曹髦让司马燕、陈泰同时执笔拟诏,并让郭晓文和吕桐先去休息,不必等他。
但是,郭晓文和吕桐却不走,非要在这栋简易大木房里陪伴曹髦。
卢菲已经生了儿子,卞氏姐妹也将生养,这给郭晓文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她得陪伴曹髦,得侍寝,得尽快怀上龙种。
至于吕桐,她主要还是要洗涮“三姓家奴”的骂名,努力学习军旅知识。
现在战报频繁来往,而且都是极重大的军事行动。
她得把握这个机会,好好学习军事知识。
这可是从兵书上学不来的,因为战况千变万化。
郭祥、甄聪两人暂时退出上书房候命。
有些事情,较为机密。
他们俩不宜听,也不能听,更无资格听。
典刚亲自把守在上书房内。
后宫其他门已经关闭,只留一个门进出。
于晃亲自把守后宫大门,
乌崇远等中郎将则率众侍卫则在后宫大门外及附近巡逻。
……
上书房内。
曹髦闻讯许昌告急,急命司马燕拟诏,又让罗靖飞鸽传书给沿途的锦衣卫传旨给文鸳、蔡仁放弃荆州治所襄阳,回师许昌,冲杀豫州司马大军,斩杀那些投靠司马叛军的士族兵马。
至于先救许昌,还是先冲杀豫州城外叛军?由文鸳、蔡仁视情况而定。
曹髦又让陈泰拟诏,传旨钱清、陆纾放弃扬州,携带钱粮,回师许昌,并择机全力攻击豫州,缓解陆豫之困,斩杀那些投靠司马昭的士族兵马。
至于先救许昌,还是先冲杀豫州城外叛军?由钱清、陆纾视情况而定。
……
曹髦又从怀兜里掏出传国玉玺,塞给罗靖,让罗靖负责用印。
他背手踱步,思索应战之策。
狼烟四起,必须有所突破。
不然,一旦蜀、吴、鲜卑、胡匈、戎狄、司马昭、各大士族结盟,组成百万大军,攻伐京都,曹髦的这个魏国就真的就会被彻底消灭了。
吕桐眼望曹髦焦虑的神情,急忙上前说道:“陛下,可让家兄率部南下东进。
据斥候呈报,他手中现有步骑两万余人,以家兄之勇,冲击豫州司马大军,配合陆老将军、虎将文鸳攻破豫州,肯定没有问题。
只要击破豫州的司马叛军,收拾其他诸州郡叛兵便没问题。”
陈泰写好一份诏书,交给罗靖盖印,又急道:“陛下,吕妃言之有理。
我等四处开战,不如集中兵力,攻击一点,突破一点。
首先,最需要的,就是斩杀各大士族的叛军。
他们是临时组军,作战经验缺乏,军纪甚差,军械装备也较差,利于我军突破。
其次,可集中飞虎军,让锦衣卫配合,集中斩杀各大士族的叛军。
反正幽州秦朗已经在斩杀士族方面做出了榜样。
这事,已经回不到过去了。”
郭茅趁机下跪请战。
他一心要收回兵权。
曹髦虽无法获悉郭茅内心想法,但是,又如何放心让郭茅去抓兵权?
毕竟郭茅长期跟着司马昭,将来会不会变成另一个司马昭?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于是,曹髦扶起郭茅,亲切地说:“老爱卿年迈,还是和陈老将军一起辅佐朕处理朝政吧!
老爱卿军旅经验丰富,朕需要老爱卿在上书房出谋划策。”
郭茅却还要请战,感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恰好,此时,雁门典军校尉韩英策马来报。
韩英,字:孟鸢,时年23岁,长相英俊。
因其有锦衣卫护送,可入后宫,并进入上书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