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就根本没有闲暇理会那些当地的豪绅,便可避免方才所说,官员和当地豪绅勾结一事。”

听着朱瞻壑的解释。

姚广孝摸着胡子思索道:

“不止吧。”

“三年,也是足够让一地官员和当地豪绅交好的。”

“只不过,这种轮换实行起来。”

“他们即便是有心想贪,也不敢贪了!”

听着姚广孝的话,朱棣顿时一愣,连忙问道:

“哦?这是为何?”

经过姚广孝这么一提醒。

朱瞻壑立马想起来苏楠的话道:

“爷爷,官员任,首要之事便是查看税赋情况。”

“一旦发现账目不对,他们会作何反应?”

朱棣猛然反应过来道:

“会立即向当地的御史台举报之前的官员!”

姚广孝点头道:

“没错,这样一来,官员自然就不敢贪了!”

朱棣正要夸赞这政策好。

底下的朱瞻基却大声质疑道:

“那倘若后来的官员要包庇之前的官员呢?”

朱瞻壑摇头晃脑地笑着反问道:

“前任官员和后任官员互不相识,为何要包庇他?”

朱瞻基正要说话。

却见朱瞻壑继续说道:

“难不成这亏空的赋税,被贪墨的田产,后任官员要为前任官员填补吗?”

“后任官员不填补,那就证明,这是被他贪墨的。”

“一旦被御史台查出,那是掉脑袋的!”

听着朱瞻壑的话。

朱瞻基哑口无言。

是啊。

官场讲香火情不假。

但是谁会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同僚,担掉脑袋的风险呢?

同时,在一旁一直听着的朱棣和姚广孝几乎同时叫好。

“好!”

朱棣猛然一拍大腿。

眼神明亮。

他觉得。

朱瞻壑的这个提议。

简直是为此时的大明量身打造的!

大明从自己老爹开国以来。

大肆分封功臣。

重开科举和征辟制,官员可谓是如雨后春笋,络绎不绝。

但是这同时,也造成了官员过多,品行,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

朱棣继位之后,一直有心想要改变这一现象。

但是却一直无从下手。

这也是为什么朱瞻基一提出来改革吏治,朱棣便欣然应允的原因。

但是很显然。

朱瞻基的做法源源不如朱瞻壑提出的方法更能治标治本。

朱棣站起身来看向姚广孝问道:

“瞻壑的这个提议不错。”

“老和尚,你觉得呢?”

姚广孝刚要开口说话。

朱棣就直接说道:

“嗯,看来你也赞同瞻壑的意见,那就这么定了!”

听见朱棣这么说,姚广孝满脸大大的问号!

你自己都想好了,你还问我干什么?

难得见到朱棣打趣别人。

朱瞻壑强忍着笑意说道:

“爷爷,您别急啊。”

“光是这样,恐怕还不够。”

“您想啊,如果官员俸禄本来就低。”

“如果轮换制出台,官员们更累了,拿的钱却还和以前一样,更没有油水捞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底下的朱瞻基脱口而出道:

“他们会集体请辞。”

朱瞻壑点了点头。

“吃力不讨好的事,谁都不想干。”

“之前我就说过,他们寒窗苦读十年甚至数十年,难道就是为了这每月的三两碎银?”

朱棣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还要提高官员们的俸禄?”

飞卢18周年品牌升级回馈读者!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8月10日到8月20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