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陛下也太过自信了吧!

还没走到地方呢,他就已经料到了自己会嬴?

不过对于这一点,他倒也并不特别意外。

毕竟这个时候,大唐,啊不,武周的实力,还是远远超越了其他国家的,说一句天朝上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挥之能战,战之能胜,几乎是每一个人心中共同的想法。

因此,他便毫不吝啬的送上自己的奉承之语。

“陛下圣明!”

“哈哈哈,行了,不用来这些虚的了!

下去准备吧!

虽然是围城,但也要给那李尽忠一些压力。

先攻他在三天,让他尽快却联系他的那些族人!”

“臣遵旨!”

.......

而事情的发展,也确实跟朱棣的设想差不多。

李尽忠所部本就不擅长守城,而王孝杰这边却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虽然王孝杰这边只是佯攻,但李尽忠的守城,还是险相百出。

要不是王孝杰好几次在关键时刻放水,估计这会儿营州城已经易主了。

顶不住压力的李尽忠,果然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前去联系剩下的族人。

毕竟契丹有百万人口,控弦将士三四十万。

李尽忠这一番动员,果然起到了效果。

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切都在朱棣的预料之中。

当李尽忠的族人开始向着营州城聚焦,想要营救自己的首领之时,朱棣带着部下的大将们,开始了另一场游戏。

围点打援!

十天的时间里,他们成功的埋伏了六波前来营救营州城的契丹族人。

十天之内,他们靠着围点打援,歼灭了将近两万的契丹骑兵。

这个收获,让朱棣心情大好!

只不过,他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下去。

而让他暴发雷霆之怒的,是太子的一封来信。

跟他预料的差不多,在他们到达营州的第十信天,太子筹备的第一批粮草已经到了。

这个效率,让他对于太子的观感大大的改观。

现在这个小胖子李旦,虽然跟前世他家那个小胖子朱高炽相比还差了一点儿。

但是,这么远的距离,运送粮草的时间,仅仅比他预想的晚了三天而已,他还是十分满意的。

正打算好好夸一下小胖子,上官婉儿给他送来了小胖子的信。

拿过小胖子的信,前半段他还是挺满意的。

小朕子在信里详细的介绍了一下他监国之后做的事情,主要是他跟太平公主、张柬之之间的配合,以及群臣们在他监国之后的表现。

看到他走了之后,后方整体上还算是比较稳定,朱棣还是相当满意的。

但是,看着看着,他的怒气就越来越多。

而原因,则是因为梁王武三思。

在他穿越过来之后,与这位梁王接触过几次。

只是第一次接触之时,他就意识到了这个梁王,是个不甘寂寞之人。

身为皇帝的侄子,竟然生出来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当时他有想过把对方直接拿下,但一时之间,又没找到什么合适的理由。

而且,他当时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准备亲征上面,这个事情,便被他搁置了起来。

同时,他心里还有另一个想法,既然这个梁王一心想要搞事,那他就趁机利用这个机会,试一下太子的成色到底怎么样!

而这个梁王也果然没让他失望,他前脚刚刚离开京城洛阳,后脚这个武三思就开始搞事情。

不仅仅是在朝堂之上,屡次挑衅太子的权威。

他还在宫外搞出了一桩案子,而这个案子,竟然牵扯到了太子家的孩子。

对于这件案子,朱棣只是看了一眼,就已经明白,这个事情是直接奔着太子本人去的。

可让他生气的是,太子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竟然是直接交给有司会审!

与太子的信一同过来的,还有太平公主和张柬之的信。

虽然他们两个人都没有明说,但从他俩的信里,朱棣还是读到了一个信息。

参与会审的有司里面,有一半儿都是梁王的人!

这让朱棣彻底的愤怒了!

这家伙是个猪头吗?

明知道对方是要搞你,明知道有司全是对方的人,还把自家的孩子交给对方来审,你是生怕审不出来什么问题吗?

你特么是太子啊,而且还是正在监国的太子啊!

所有的权力都在你的手里了!

你还不直接大耳光抽死他?

结果呢?

就这?

这太子特么的不行啊!

同样都是小胖子,你怎么就差距这么大呢?

就这种处理事情的手段,朕以后特么的怎么能放心的把皇位传给你?

想到这里,他就一阵烦躁。

而他的心情变化,都被上官婉儿及时的看在了眼里。

“陛下,怎么发这么大的火?

是出什么事了吗?”

看到手里拿着一杯水的上官婉儿,那种不受控制的燥热特么的又来了!

淦!

去他娘的吧,反正不是第一次了!

..........

半个时辰过后,俩人都是面色潮红,身上香汗淋漓,直看的朱棣想再来一次。

暗骂了自己一句之后,朱棣终于控制住了自己的欲望。

然后,他便将那封信交给了她。

“你看看吧,你觉得朕该怎么办?”

快速的看了信中的内容之后,上官婉儿心里大吃一惊。

而让她吃惊的,是陛下的态度。

自从陛下上一次一剑斩了张家兄弟之后,她就发现陛下变了。

而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她对武家后人,尤其是武家年轻一辈的俊杰武三思的态度,完全变了。

虽然陛下表现的并不明显,但做为天天跟在陛下身边的人,她很明显的能感觉到,陛下突然之间,对武家后人变的冷漠了。

就好像在陛下的心里,武家后人已经成了陌生人一样。

而刚才陛下的态度,更是说明了一切。

刚才陛下的态度,绝对不是在生气太子的家人涉案。

而是在生气太子对于这件事的处理。

那种态度怎么说呢?

怒其不争!

对,就是怒其不争!

这代表了什么,她再清楚不过了!

人只会对自己抱有希望的人,产生这样的情绪。

而陛下对于太子的期望是什么?

那还用说吗?

既然已经确定了陛下的心思,一秒种的时间不到,她就已经想好了该怎么办!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