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

原本庆国是一日两餐,正景帝继承大统后励精图治,民生一度富华,改为一日三餐。

然而近年来,传闻正景帝一意玄修,躲在精舍里不问朝政,加之天灾人祸连发,民间就又变回了一日两餐。

三餐?那是黄老爷们的享受。

灾年里,米、面、油、蛋、棉、豆、盐类是战略资源,市场不能直接交易,要在官府买对应的“票”,然后才能去指定店家兑换。

这其中油水颇丰,是小吏抢手的肥差,什么限购、损耗、顶替的手段层出不穷。

百姓又能怎么办?连淋尖踢斛都忍过来了,也就不差这点耐性。

柳家现下一穷二白,什么票也没有,肯定是点不起油灯,只能趁着日头还没全部落下,赶紧吃饭。

桌上是熬烂的黄面粥,只有小半碗,还算浓稠,柳氏用筷子一划,四分之三倒给了柳异,四分之一留给自己和女儿。

这东西又叫面糁,不顶饿,但柳异这已经是一家之主才有的待遇。

别扯什么重男轻女,农耕阶段的庆国,耕种、水源、砍柴,样样离不开壮劳力,家里要是没有个成年男人,真就会被人欺负死!

柳异之所以这么谨慎,事事小心,也是因为他现在身体虚弱的紧,真要有什么冲突,柳家必定吃亏。

扒拉着粥水,粗糙有颗粒,有点喇嗓子,柳异一口气堵在胸口,鼻子酸酸的。

母亲是想让他多吃点,吃饱点,在这点上,她异常的坚持。

柳异心里翻腾,就不说话,稀里呼噜地喝了起来。

柳氏把柳心抱在怀里,筷子蘸了粥水喂着:

“阿异,这还是找你招娣婶子借的黄面,已经吃完了。盐、油也没了…明天青石里有大集,我认识个姐妹,能想办法买点私盐和树油,品质是差些,但总比没有好。”

她顿了顿,有些愧疚:“而且咱们现在,黄面也吃不起了,以后得掺一半灰薯面。”

罗州近渭水,三年来洪灾频发,粮食减产得厉害,连带各种资源短缺,桂薪玉粒。

当然,只是民间如此,县衙的仓廒还是堆得满满当当,于是官员和富商都能吃上精米,小吏能吃白面。

百姓家里能吃黄米面,再差的,就只能吃灰薯面了。

灰薯面口感干涩,煮完颜色发蓝,还有浓浓的苦味,一般的年景只能拿来做猪食,哪会有人吃?

但现在,能吃上灰薯面的都是好人家,乡下贫瘠的地方,只能吃柳叶、啃草根,甚至要吃土!

这样艰难,招娣家能借粮,柳氏很感激。

柳家曾经有些家底,只是早就坐吃山空,现在开始要吃半黄面半灰薯面的粮食了。

柳氏神神秘秘:“不过我小时候听人说,冬天之前山里的蒲树嫩叶,拌着灰薯面一起蒸熟,口感不苦又耐饿,我干脆去乡下弄个几斤,也能顶得上三五天。”

“娘,不必贪便宜去大集,隔壁街的小市其实东西都全。青石里离咱们有一里多路,这时节,路上有些不安全。”

水淹田亩,流民愈多,近来乌蒙县街面上也开始出现偷盗、抢劫、拐卖的恶事,县城南面的天火里,听说就有年轻姑娘大白天里在街上被人抢走,不知所终。

这些事,官府管不过来,也不想管,民心于是惶惶。

柳异三两口就喝完了黄面粥,但没有盐和荤腥,还是非常饥乏:

“今晚我再一趟山。好几天了,陷阱里应该有些收获,到时候我拿去九娘家换点“肉票”、“盐票”。吃亏就吃亏吧,九娘人品还行,至少没什么风险。你看阿心。”

他摸了摸正在添盆的妹妹:“瘦得皮包骨,哪有一点点女娃的样子?”

柳氏脸色一变,正要说些什么,大门忽然被扣响:

“姐姐,玉华姐姐在家吗?”

说曹操曹操到,是住在柳家斜对面的竹九娘的声音。

柳异站了起来,出去开门,柳氏看这样子,神色变换了下,又缓缓坐下。

“嘎吱~”

一开门,柳异就看到了一个身形饱满的女人,约莫二十二三岁,怀里正抱着个四五岁模样的女娃,把一双圆润挤得愈发惊人。

淡蓝色的素服,把腰肢与丰满显出优雅的弧线,更衬托皮肤白皙剔透,身材匀称婀娜。

这就是竹九娘,在广进里住了五六年,是个新寡的妇人。

见开门的是柳异,她也没有惊讶:“小异,你娘在家么?”

“在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