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天还未亮,周坦便来到南校营,点齐了左、前二营八十名田兵,携带好个人行囊,开拔前往寿春城内的码头。辎重船昨日便已经装载妥当,在与淳于长史交接了条陈后,周坦便下令近卫依序登船。
天微亮,辎重船驶出寿春,经过运河河道南下。
就在一个圩口等候与运兵船汇合时,一艘走舸从寿春追至,传来了刺史府于周坦的除令。
传吏上到辎重船,见了周坦,恭敬的呈报:“昨日刺史府制好可除书,令今日一早发出,小人听闻周功曹已出发,便急寻船只来追。乐使君制令,除召周坦文遂任扬州武猛从事,还请阁下应召,即日移赴刺史府述职。”
其实都尉胡潶在开拔之前,已寻了机会向乐使君转达了周坦因同僚家急,不得不代为出征一事。此事早已在刺史府内传开。乐使君闻讯后,理所当然不会见怪,相反,还对周坦重情义之举甚为称赞。
当下社会的风气,辟召之事,最介怀的当属拒召。对于被拒的三公、州郡府而言,不仅损失了人才,也会有失颜面,更会助涨拒召的风气。遭拒召,便意味着人才不认可此府。传将出去,必然会在士人中引为诟病。
然,周坦并非拒召,只是代替家急同僚出征。原本出征就是家国大事,本已经无可厚非,如今还是代他人出征,更显义理气度。
乐使君之所以在明知道周坦会延后应召的情况,依然派人传来除书,且还是不计成本的征了一艘船,火急火燎的追出城来传书,就是要向周坦表示用其人的决心和诚意,也是要向世人表示,刺史府对人才的重视。
而此一举,同样反衬了周坦于此次辟召中的重要性,或直接也或间接,还将周坦代同僚出征的亮节之举扩传开来,使其声名得以远扬。
做戏做全套,周坦正色回应传吏,因为前线事急,军令当先,不得不延后应召。当即他接下了除书,请传吏代为向乐使君致歉。传吏自是应承。辎重军船不宜久留,传吏自是告辞,乘走舸返回寿春。
传吏走后,伴在周坦身边的留重、成既等几名田兵,无不目瞪口呆。
周功曹竟要去刺史府上任了?
且,这会儿放着已到手的刺史府除令,还要跟他们一起出征?
周功曹实乃忠义之大才啊!
“周……周功曹,恭喜啊。”成既忙不迭上前问候。
“周坦,你这是又立了啥功,如何升迁这么迅速?”留重好奇的问道。
“无他,多加勤勉而已。”周坦当然无法解释楚王宴上的一番举止,只能说了一句冠冕堂皇的搪塞话。
即便是虎头虎脑的留重,都是不信这话的,他到魏国一年多了,凭着一身气力可没少勤勉过,到现在不还是一个什长吗?
“诸位,周某虽有除书在身,但眼下仍是度支衙功曹。今日能与诸位并肩作战,定当共进退。”继而,周坦站在船首,向左右说道。
很快,周坦受刺史府除书一事,就在其他船只上传开了。
左营兵士们无不欢欣鼓舞,前营的兵士们也都跟着沾光。
陈骤甚至还催着他所在的船只,向周坦的船只靠近一些,隔着涓涓河水,迫不及待的向周坦呐喊恭贺。周坦抱以拱手回礼。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