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佥都御史陈伍山毫不在意献策内容,只是见得俞大猷越级上疏,便下令杖责,并当即夺了俞大猷的职。”

“要是按照治罪俞大猷的这个标准,那袁崇焕已经不知道该挨了多少回廷杖了,但朕呢,那是既不骂他,也不打他,不但从来没有罚过他,还给钱给粮给他升官,明里暗里都说他的好,这回派了王之臣与阎鸣泰去,突然一下子,就成了打压他了?“

“朕要是当真想整治袁崇焕,当年他越级上疏,给叶向高递奏疏的时候,朕就该下旨杖责,教孙承宗剥了他的裤子,推到辕门下当着三军将士的面狠狠打他一顿,让他跟俞大猷一个待遇——那朕到底也没舍得这样干嘛!”

其实,袁崇焕的“越级上疏”可比俞大猷的性质要严重多了。

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中式三甲后,授任福建邵武知县,天启二年到京述职时,因御史侯恂举荐其有军事才能,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

当时,后金兵势正盛,广宁之败后,满朝文武对于是否能够守住山海关这一重点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袁崇焕却在此时单骑出关考察局势,返回京城后,他上疏报告关上局势,并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袁崇焕的这番胆识得到了朝臣交口称赞,他也因此升任兵备佥事,负责助守山海关,且获朝廷批准,招募兵卒。

袁崇焕到达山海关后,成为辽东经略王在晋下属,当时,关外已被蒙古哈剌慎诸部控制,袁崇焕最初仅在关内驻守,很快即因任事干练得到王在晋倚重,奉其命移驻中前所,随即又得令前往前屯卫,安置辽东难民。

事成之后,王在晋上奏题名袁崇焕为宁前兵备佥事,负责宁远、前屯卫二城防卫,形成保护山海关的外围工事。

然而,在防事安排中,袁崇焕与王在晋两人产生了严重分歧。

王在晋主张在山海关外八里处的八里铺筑城守御,仅留四万人马去守,正所谓,“画地筑墙,建台结寨,造营房,设公馆,分兵列燧,守望相助。”

而这一主张,遭到了袁崇焕与孙元化等人的一致反对,袁崇焕认为朝廷应该力求恢复国土到宁远,且该外围阵地太窄,以其防守并非良策。

两人争辩无果后,袁崇焕直接上疏越级将他与王在晋之间的分歧报告给了当时的首辅叶向高。

但叶向高人在北京,不知前线的情况,拿不定主意,此时恰逢孙承宗自请行边,朱由校便特派孙承宗亲赴山海关,考察实际情况。

当时后金攻破广宁后,又强令锦州、义州等处民众东迁,其中义州一部占领十三山,并多次击败后金部队进攻,后金久攻不下,筑长围困,十三山领袖杨三、毕麻子派人突围并向明军求援。

袁崇焕趁着孙承宗巡行边塞之机,援引十三山难民的惨状劝说孙承宗,认为朝廷可以派五千人镇守宁远,以壮十三山之势,并派遣部队参与营救。

宁远距离十三山只有二百里,若进,可以轻易占据锦州,倘或营救不成,若退,则还可以坚守宁远,既然进退两宜,朝廷又如何能将十三山十万难民的生死置之度外呢?

孙承宗于是就营救十三山难民一事与当时的蓟辽总督王象乾商议,王象乾认为驻扎关上的军队刚刚打了败仗,士气沮丧,不如调动插部护关的军队三千人前往宁远。

孙承宗认为此举可行,便让王在晋一方面调兵前往宁远,一方面去救难民,结果救援失败,十三山的那十万难民只救回六千人。

在亲眼目睹了十三山难民的悲惨遭遇后,孙承宗认为王在晋在八里铺建重城的意见不可取,而王在晋却始终固执己见。

孙承宗只得重新召集诸将商议关外防守之策,其时,阎鸣泰主张守觉华岛,袁崇焕主张守宁远,王在晋主张守中前所。

最终,孙承宗采用了袁崇焕的意见,回京之后,将他与袁崇焕制定出来的关防计划报告给了朱由校,并请旨免去王在晋的辽东经略之职,决意自任督师,亲自镇守山海关。

朱由校同意了孙承宗的请求,当即调离了王在晋,将其改任南京兵部尚书。

孙承宗出关任督师后,对袁崇焕极为倚重,在孙承宗的鼎力支持下,袁崇焕对内安抚军民,对外整饬边防战备,成绩显著,使得关宁军的军纪大有改观。

虽然这件事的结果总体是好的,但是回过头来看,从越级上疏首辅叶向高那一步开始,袁崇焕的一举一动几乎处处皆有纰漏,风险极大。

倘或孙承宗赞同了王在晋的计划,倘或孙承宗没有放弃翰林日讲的职务自请出关,又或者压根没有营救十三山难民这回事能供袁崇焕取信于孙承宗,那袁崇焕很有可能在一开始就被排挤出辽,根本不可能接触到关宁军的军务。

也所幸皇帝眼见孙承宗看好袁崇焕,并没有对袁崇焕深究治罪,否则当场打板子都是轻的,往后不明不白死在不相干的事儿上了,那才叫一个冤枉。

再进一步讲,以皇帝对孙承宗的感情之深,孙承宗因柳河之败无奈去职回乡后,皇帝心里对袁崇焕未尝没有过怨言。

孙承宗刚正不阿,一心报国,深受皇帝赏识,乃是众所周知之事,袁崇焕借辽事搭上了孙承宗,相当于就搭上了一条升官的捷径。

结果袁崇焕是升官了,孙承宗反倒成了辽东烂摊子的牺牲品,这让皇帝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倘或皇帝当真因私废公,想对袁崇焕来一个秋后算账,把袁崇焕先前的出格举动一一清算,那不管是内阁还是科道,都是保不住的他的。

好在皇帝还算是顾全大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