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贾蓉亲自拜访了贾代儒。
这位“代”字辈的旁支老太爷,是京城贾族义学里的“掌塾“,掌管着整座私塾的学业任务。
当然,他人老年迈,精力不济,就把亲孙子贾瑞安排进族学里,做了个“监学班长”。
奈何,那贾瑞是个不成器的。
在私塾里代管,却是个“二皮脸”,对上阿谀奉承,放任不管,捞取金银财物。对下则冷厉严酷,帮着有权有势的哥儿公子欺压弱小。只把好好一个贾族义学管的乌烟瘴气的。
此刻,贾蓉虽然还没袭爵,坐稳“贾族族长”的职位,但贾族义学何等重要?他却要管一管了!
当然,手段不能硬来。
贾蓉先是拜访贾代儒,给他送了一份厚重的“贽见礼”。说了安排金陵族人和烈属长子入族学的事儿。
这件事,贾蓉是“先上车后补票”,根本没与他这位“掌塾”商议,宁荣坊里就传的沸沸扬扬。
虽然说,贾蓉有这个权力。
但贾代儒是长辈,在礼法规矩上,却不能这么硬来。
贾蓉的这份“贽见礼”,便是这个作用,又在攀谈中语气谦逊的道了歉,给了贾代儒一个台阶下,贾代儒便消气了。
说完这件事,贾蓉便表示,族里增加这么多人,义学里肯定压力很大,贾蓉说愿意掏钱,资助义学里多请几位讲师,又要给义学里资助菜金,给孩子们补充营养。
贾代儒听得连连点头,笑着直夸贾蓉有心了。
有了这个引子,贾蓉便主动请缨,想在义学里做个“名誉司业”,帮助贾代儒管理族学。
贾代儒沉吟点头,最终同意了。
他以为,这是贾蓉掏了钱,不放心他们,害怕他们贪污,所以想亲自监督。
却没想到,贾蓉是想夺取“贾族义学”的实际掌控权力。
头一天视察,就提出不少“建议”,吩咐贾族义学要立马改正,实际上架空了贾瑞。然后安排护卫队轮流监管,实际上把贾族义学当成军营来管理,实行严格的军管制度。
那些义学里的哥儿,素来无法无天的。贾蓉在的时候,他们还觉得新鲜,安安分分忍了一天。
贾蓉一走,他们立刻爆发了,吵架的吵架,打架的打架,想要旷课的就要旷课去玩耍。
贾蓉安排监督的护卫队,事先就警告了他们,如果遇到不听话的孩子,不要客气,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只要没打死,出了事有他担着!他是要认真整顿京城族学的,谁敢放水,就要严肃处理,踢出护卫队!
所以,护卫队成员们谁也没留情,真咬牙把几个刺头揍了一顿,让他们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读书。
事情闹的很大。
孩子们寻找贾瑞去告状。
贾代儒都听说此事找来了,满脸阴沉怒气,只把护卫队成员叱骂了一顿。
理由是什么呢?
理由是护卫队的成员们,有人是宁国府的奴才。
贾代儒虽然也认为应该严格管理贾族义学。但护卫队是什么身份,不过奴才,居然敢动手打主子?这是要造反了!贾代儒气的不轻,认为“以奴欺主”问题很严重,比哥儿们旷课还要严重。
贾蓉很快来了。
这一次,他没理贾代儒,更没给他好脸色看,直接抬出“贾族未来族长”的身份,狠狠发了一次火。
“族学,必须要管,不管不行!”
在贾族义学里,贾蓉面色铁青,大声咆哮,“早听说族学里乌烟瘴气的,没想到竟是这样不成气。吵架的吵架,打架的打架,旷课的旷课,斗鸡走犬的,与奴仆小厮聚众赌博的!这还是我贾族族学吗?分明是个藏污纳垢的腌臜之地!以后,我亲自做这个掌塾。我倒要看看,谁敢在我眼皮子底下造反!不想读书的,就趁早退学,把名额让出来!我这里多的是人想要进来呢。”
此言一出,贾代儒和贾瑞傻眼了。
他们祖孙二人没想到,贾蓉竟然“小题大作”,“翻脸不认人”,直接罢免了贾代儒的“掌塾”身份。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