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知县和刘师爷心想:“当然有关,否则为何我们今日来赴你的约?”
原来朱慈炯在请柬之中恰恰写了这十几人的事儿,表示有这么一伙可疑之人,愿意为官府提供线索。
看到这个消息的熊知县才决定前来赴宴。
熊知县说道:“今日本官已经来了,王茂才可以说了吧。”
朱慈炯笑着说道:“熊大人何必这么着急,来来来,咱们边吃边聊。”
接着他使了个眼色,宋雁立马上前为熊知县和刘师爷倒酒。
在朱慈炯的有意迎合还有宋雁得帮腔之下,这酒宴喝的倒也尽兴。
一番交谈之下,朱慈炯也套出不少消息,这个封安的后台并不在这义乌县城之中。
封安的后台是南京城中一个当太监的远方亲戚,大明的太监在崇祯帝也就是他的父皇之后就开始一蹶不振了。
崇祯逼死魏忠贤,关闭东厂,打击太监的势力,一番操作下来算是彻底寒了太监们的心。
这倒不是说没人愿意当太监了,毕竟大明吃不上饭的人太多了,割上一刀和饿死相比孰轻孰重百姓还是知道怎么选的。
崇祯帝的行为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在太监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利己的种子。
原本太监完全站在皇帝的一边,现在好了,太监开始为自己考虑了,至于皇帝怎么样,已经排在了自己的后边。
从此之后,崇祯连从太监那边的获得的支持也少了,这些太监阳奉阴违,根本不把圣旨当回儿事儿。
反而和文臣形成了政治默契,连太监都不愿意站出来当坏人了,崇祯想推行什么政令都极不顺利。
李自成北上之际,崇祯提出迁都,根本都没人搭理,心里都开始准备迎接新皇上了。
若是这时有魏忠贤这种有权势的太监站出来支持,那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崇祯说不定就不会落的上吊的命运。
崇祯最后几年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才会下旨为魏忠贤修墓。
这封安后台是个太监的话,朱慈炯却不能确定这些他的这个后台和文官达成了何种的默契。
但这终究只是个小麻烦罢了,朱慈炯并没有特别担心。
这时熊知县又开口询问那十几人的事儿了,朱慈炯也不好不答了。
“熊大人,可还记得半年之前发生的那件大事?”
半年之前?那个时候所说有什么大事?熊人霖脱口而出道:“难道是他们是白头军的余孽?”
听到“余孽”这个字,朱慈炯不由微微皱眉。
朱慈炯摇了摇头。
“不知白头军,那半年之前又有什么可称为大事的?”
朱慈炯道:“他们不是普通的白头军,而且白头军的头领,熊大人可知戴法聪的名号?”
熊知县听到这个名字只觉得什么熟悉,但却想不起来,于是他看向一旁的刘师爷。
“大人,这戴法聪就是大闹东阳县衙的一名匪徒,据说此人有千钧之力,也不知真的假的,我猜想八成是那些匪徒自催自擂罢了。”
“刘师爷这可说错了,这人确实是个高手,绝非浪得虚名。”
这时熊知县问出一个问题,“可王茂才你又是怎么和他们扯上关系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