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和晋王就藩的明旨早已经下来,有关于燕王的命令却始终隐晦着,中书省上了几道折子,皇上也一概留中。

从凤阳到北平,朱标带着朱棣一路巡视过去,竟是于三个月后又返回了京城。

这样反常的举动按理该受到许多人的关注,但实际上,京中众人如今还真没有几个有心思去在乎这种小事。

只因前不久从宫中隐隐流传出皇上要开海禁的消息。海运之暴利稍微对此事有些了解的都明白,再加上之前素来叫中原看不上的倭岛上竟挖出金矿,海外那么些国家,哪怕发现一个这样的……

嘶——!

这简直由不得人不心动啊!

当然,心动的多,心惊的更多。有赞同的就有反对的,总之围绕这件大事,即便皇上现在还没有明话,众人私下都就此事不知谈论了多少回了。

这么一个在别人眼里突如其来的大消息坠在大家心里,饶是胡惟庸都难免心烦意乱,更别说下面那些人了。

“父皇这是给别人眼前吊块肥肉却又不许人伸手,故意惹人着急呢。”

朱标翻看着手里的折子,想起最近朝堂上那古怪压抑的火热气氛又是生气又是好笑:“到底还是利益动人心啊,我看这回不止那些淮西勋贵,多少官员只怕也在心思起伏呢。”

“论迹不论心,人无完人,他们一时起念不要紧,只要能克制住自己便是好的。父皇不也是要以此将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再筛一遍,好放上那些新培育出的年轻人。”

是的,这次国家要开海运的消息正是朱元璋刻意透露出来的。淮西的勋贵里究竟该处置哪些人,皇上早就心里有数了。

这回借着海运,一是抓那些人一个现成,然后该杀的杀该砍的砍;二是看看朝堂和地方上还有没有漏网之鱼,然后该剥皮的剥皮该揎草的揎草;三是趁机将改了名的锦衣卫抬上来;四是经过多年努力,咱们新鲜的、出身干净的、各地的学子们早就嗷嗷待哺了。

把老登们切干净,我崭新的大明就该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嘛!

当然了,德高望重、鞠躬尽瘁的好前辈肯定不算在列。

至于哪些是老登哪些是好前辈?

噔噔噔——!

快看这是什么!!

由朱重八和朱标严选的朱·大明皇四子·燕王殿下·锦衣卫指挥使·棣,闪亮登场啦啦啦~~

所谓一步慢步步慢,没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等锦衣卫开始在各处拿人,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想要反对的人都已经失了先机和气势。

尤其是皇上特意下令,凡是因贪污获罪的官员,从其家中所搜赃物,全部都要随罪犯一起游街示众。

好叫我大明百姓都知道,国家要抓的,都是害国伤民的该死之辈。我大明天子,是站在百姓这边的!

不说别处,至少京中原本因为锦衣卫到处抄家、所过之处总是哀鸿遍野而渐渐变坏的名声竟是转好了不少。

尤其是老百姓看着从那些人家里抄出的金银珠宝、娇妻美妾,听着随行人员用老百姓的话念出的一条条罪状,个个都拍手称快起来。

常秋栾闲来无事,干脆叫朱标自锦衣卫里寻了几个典型案例写了几则小故事,登在了今年朝廷新办的《民报》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