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FBI探员的行动很谨慎,他们已经从专家三人组的口中知道酒店里有一个领事馆的人,而且发现他们之后就躲了起来,不能不让他们怀疑这个人想干什么。
道理也很简单,连法官都懂,你要不想干坏事躲什么?
天地良心,杨漪只是怕俩人见面给他梆梆两枪,他不是想干坏事,是怕对方坏事。
有了这个猜测,两个探员就得非常小心了,生怕杨漪躲在暗处打黑枪,暗算之所以可恶就是因为防不胜防,有一支枪不知道躲在哪里,换谁来都得肝颤。
好在杨漪并不准备打黑枪,所以五个人很顺利地走出了酒店,一个探员甚至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执行类似的保护任务,两个人是有点少了,心里压力也就更大。
按照预定的流程,他们没有在酒店门外停留,而是迅速走下酒店门前的台阶,一个人在前面拉开车门,另一个落在后面警戒。
美国车的驾驶位也是在左侧,商务车的侧门则在右边,两个探员业务很熟练,直接奔着右门去的,所以开门让专家三人组上车的时候并没有发现驾驶位的窗玻璃碎了,还是落后警戒的人退到驾驶位准备上车的时候发现问题。
他吃了一惊,低声叫道:“有人。”
另一个人吓了一跳,来不及拉上车门,立刻转身背靠商务车举枪警戒。
问题是到处都黑乎乎的,俩人看哪里都可疑,偏偏又找不到特别可疑的地方。
僵持了一会之后,驾驶位门外的探员小心拉开车门,发现座位上散落的碎玻璃很少,顿时心中一动。
陈穹从外面打破车窗的时候,破碎的玻璃肯定会落到车里,尤其是靠窗的座位更是重灾区,所以他钻进车里的时候顺手清扫了一下座位,否则的话他就得坐到碎玻璃上面去了。虽然理论上来钢化玻璃的边缘比较钝,但是陈穹知道的道理不等于玻璃也知道,万一美国玻璃不想讲道理,遭罪的就是陈穹的屁股了。
显然FBI探员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陈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小动作落到对方的眼里,立刻就成了破绽。
探员迟疑了一下,从车门转到同伴身边,低声说道:“有人进过车里。”
“你觉得是什么人?”同伴没有怀疑这个判断,直接问结果。
如果按照FBI对于类似意外的预案,发现自己的车被别人开了,那就需要全面检查,防止出了人命还不知道。当然这也有例外,假如确定第三者的身份,也不是不能认栽,假装不知道。所以第二个人的问题很实际,直接关系到两个人应该采取的策略。
可惜的是被问的人也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迟疑了一下,果断说道:“换一辆车。”
现在检查汽车不但要面临光线不足的问题,还得小心躲在暗处的人,不仅耽误时间也更容易遭到袭击,不过干脆找一车。
他们进入酒店之后很快就又出来了,外面的人动作再快也不可能把附近的车都做上手脚。
美国最不缺的就是汽车,连只会零元购的街溜子都有机会顺手偷车,更别说接受过专门训练的FBI探员了。尤其还是没有特定目标的时候,街道上那么多车,总有一款适合他们。
两个探员接受的是一样的训练,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也是一样的,所以并没有犹豫,立刻分出一个人去找车,另一个人则招呼车上的专家三人组下来,他连车门都还没来得及关上,上车再下车还少了一道手续。
刚刚松了一口气的专家三人组屁股下的座位还没坐热又被招呼下车,顿时一脸懵逼。如果干这事的是杨漪,仨人说什么也得给他点脸色看看,不给个理由说不定就不下车了,然而面对“美国朋友”,仨人的胆气都不是很足,所以只能又起身下车,张专家好歹是三个人里的头,下车后问了一句,“怎么了?”
“换一辆车。”FBI探员简单回答道。
类似的任务他已经执行了很多次,面对专家三人组的态度很平常,既不热情也不鄙视,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三个人是干什么的,有点像快递员对待邮包,谁见过和邮包聊天的?
当然专家三人组比邮包强,他们能自己走。
显然这不是专家三人组想要的答案,可惜他们既不知道又不敢问,只好闷头下车。
去找车的探员一手握枪一手拿手电筒,但是并没有立刻打开手电筒的开关。今晚的月色虽然不能说很好,要看个汽车的轮廓还是可以的,更不要说远处的市区中心还点着一根几十层高的大蜡烛,多少能借点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