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子,买那么好的东西干嘛!以后都是人家的人!”

“一个女孩子,读书好有什么用!还是要嫁人,给别人家做老婆的!早点出来给你们挣钱才好呀!”

“一个女孩子,读什么高中哟!早点工作给你们挣钱啦!反正都要嫁人的!”

“一个女孩子,读大学有什么用!还是个不怎样的大学!还要花那么多钱养几年!出来也就几百块钱的工资,还不如早点去广东打工!结婚前给你们多挣点钱!”

。。。。。。

从我出生起,因为是女孩子的原因,又出生在江西农村,“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伴随着我。好在父亲在我四岁时入职了搬迁到我老家的单位工作,母亲也在外公退休后靠着“顶替”的政策上班了,才慢慢地好起来。单位里面的人大部分都受过教育,女职工也多,女性家庭地位很高,加上单位有子弟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才得以上了大学。

毕业后的三年里,在关外的几家工厂工作。那时的工厂大部分都是“三来一补”的加工型企业,大部分厂里女性占了工厂员工总数的70%以上。那时只要男性身体健康,长相不丑,入职没多久就能很快找到女朋友,有些好点的男性甚至有不少女孩子为他争风吃醋。那时如果家贫找不到老婆的男人,不少人会劝他们来广东打工。原因有二:一是能挣钱,二就是找老婆容易。

数量庞大的年轻女性工人,而且读书不多,又大部分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叠加上社会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工厂里的职场很少有女性能做到管理层,即便是基层管理。少数的女性管理者要不是香港或台湾人,要不然就是高层或老板的亲戚之类的人,靠自己能力提升上去的女性在当时的职场属实算是“毛鳞凤角”。

都是普工,但是男性的工资就会比女性高个百来块钱以上。我问同样是女性的生产部经理,她回答:“工厂里面男性少呀!而且他们可以干除了生产线上常规工作的其他事情,如搬运,装机之类的事情。没女孩子那么多事情,很少请假,加班也更顶!”我心里想想,在以体力为主的工厂,似乎有点道理。

但是后来我看到升职时,基本升的都是男组长。我觉得明明有几个女组长做的比一些男组长好。我问带我的阿莲,广东人的她说:“女组长好麻烦的,没多久就要结婚生孩子,不是辞职就是请假。厂里不能押宝在她们身上的。男组长就简单很多,只要老板对他还好,基本都会一直干下去的。”看着她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那时我就暗暗想:我以后一定要离开工厂!

从工厂离开后,到市内做了IT工程师。2000年后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女”增多,女性地位大幅上升,素质也越来越高。IT企业普遍员工素质高,加上又是脑力工作,平时工作里很少感受到性别上的不平等。

然而干了几年后,我发现慢慢地怎么也和工厂差不多似的。招聘时应聘者有男有女时,往往最先和最终考虑的都是男性;升职和发放奖金等福利时,同样职位几乎都是男性得到晋升,得到的福利比女性的多,除非没有人竞争时,才会考虑女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