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把黑白电视拖到街上修了一下,花了10块钱,结果还真修好了。

但是拖回来没用两天又坏了,于是他又把电视拖上街上修。

修电视的人对他说,你家的电视高频头已经坏了,如果要换高频头的话,还不如直接买一台新的。

没有办法,父亲只好不舍地把那台坏电视卖给了修电视的,修电视的给了他10块钱。

于是我们家就添了一台21寸的大彩电,本来想买29寸的,但是29寸的太贵了,要6000多。

虽然价格比去年便宜了不少,但是依然很贵,这台21寸的也花了3000多块钱。

说实话,父亲真是有些心疼,虽然这钱不是他出的,是六个姐姐出的。

但是他觉得六个姐姐的钱也是家里的钱,只要是家里人赚的钱,都是自己家里的钱。

只要是家里的钱,花掉了他都会心疼。

父亲看着好像是会过日子的人,实际上他并不是一个会过日子的人。

别人花钱的时候,他总是斤斤计较,叫别人省着点花,轮到他自己的时候,他从不这样说。

他自己花钱的时候,一块两块的时候他特别的抠,斤斤计较,能省则省。

如果花几百甚至几千的时候,他说掏出去就掏出去了,一点都不觉得心疼。

我母亲和我父亲一样,也不是会过日子的人,她只要手里有点钱,就想给家里置办些东西。

她每当在街上或是别人家看到什么好东西,只要她有钱,她就会给家里买一个。

这些年下来,家里被她置办了各种各样的家具,表面上看上去很像一个有钱的人家,但是银行的存折里并没有什么积蓄。

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外人看来,表面上这家很风光,但是实际上这家并没有什么钱,当然这个外人是不知道的。

其实这些年我父母并没有赚到什么钱,家里的这些房子和家里的那些家当,都是姐姐们或者叔叔们赚钱置办的。

我的六个姐姐似乎也继承了我父母的优良习惯,她们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

她们喜欢买最潮流的衣服,喜欢买最好看的首饰,每个月发工资基本上都是月光族。

她们一开始出去的时候还比较省,可是后来她们就和外面那些打工的人差不多了。

或许年轻人都是这样,她们都喜欢及时行乐。

他们不想跟父母们学,一辈子苦哈哈的,省吃俭用一辈子,活着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和楚荣还有刘夏,我们三个人都穿上了新衣服,这些衣服有姐姐们买的,叔叔婶娘们买的。

过年就是好,不但有新衣服穿,而且还有好吃的,还有压岁钱。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天天都是过年。

每天穿新衣服,每天吃好吃的,每天都有压岁钱。

你说说,这到底是谁发明的年呐?真是一个好东西。

只可惜这个人只发明了一个年,如果多发明几个年,是不是每个月都可以过年了?

四叔对父亲说,最近老家发展不错,他打算在老家县城开发一个项目,他让父亲帮他找点人。

父亲问什么项目?

他说打算在县城开发一个小区,因此需要一帮人手,他希望父亲和二叔帮他招一帮建筑工人。

父亲说这个没问题,韩山有的是建筑工人,就不知道工钱怎么样?

四叔说工钱和外地一样。

“既然老家有活干,赚的还和外地一样多,谁还愿意往外地跑呢?”

四叔还说,等小区建好了,就给我们家,二叔家,三叔家每家分一套房子,都挑最好的楼层和最好的位置。

父亲,二叔,三叔听了都很开心,他们都表示会大力支持四叔的项目。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