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很冠冕堂皇,但东吴的文武皆是明白了孙权的色厉内荏,已经畏惧大魏如虎!
不少忠直之臣,更是赌气留守建业,大有赴死报国之心。
对此,孙权并没有拒绝,反是很开心的应允了此事。
此举,也让孙权的威信削弱到了极致,以致于军中一度引起了哗变。
若不是鲁肃及时站了出来,孙权定然走不出建业。
但最终,鲁肃为了圆这一场君臣之义,苦心劝服了东吴乱军,并将权力下放,成全一位主张拒敌的将军。
当然,这也是因为此刻的鲁肃还有一丝期待,准备跟随孙权前往会稽东山再起。
可惜的是,孙权却不这么想,先有周公瑾掌军权掣肘,后有张昭辅政不顾君臣脸面。
如今孙权好不容易抛去了负担,怎能让鲁肃去会稽与他争权?
于是,隔日孙权便下旨擢升鲁肃为东吴大都督,奉诏留守建业。
瞧瞧,国难之际,孙权反倒去猜忌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试问一个这样多疑且怯弱的君主又能做什么?
只怕是让更多的文武寒心!
……
这一日,建业城头,鲁肃望着孙权携家眷,五万士兵、五万辅兵,以及一些投降派世家浩浩荡荡前往会稽,一时间竟哽咽难语。
“子敬,走了便走了!孙氏一族天命也就如此了!”
应龙的声音如期而至,但他的出现又让鲁肃疑问。
应龙毕竟代表着天界仙神势力,若他不再辅佐孙权了,那也就代表着东吴正式走向没落。
同时,孙权对应龙的态度可不是像鲁肃一般,还是颇为尊敬的。
故此,鲁肃下意识地开口问道,“右国师,为何不去保护陛下南迁?”
应龙没有去看鲁肃,而是看向远处即将消失的一众人影说道,“无用之功罢了,天界天帝已经下令,准备迎接大魏人皇陛下接收江东,这人间天地,若不出意外,唯有人皇陛下能主宰。”
“什么?”
鲁肃自然不知晓大罗天的对战,所以对应龙的转变可谓是非常不解,“右国师,难道说发生什么事了?竟让天帝都认可了人皇曹子修的地位?”
“唉!子敬,不可直呼人皇陛下真名,此乃大不敬。”
应龙严肃的样子,着实让鲁肃心里不是滋味,更是气急道,“右国师,汝可是我东吴国师,怎能主动投敌呢?”
“子敬,没用的,人皇陛下修为可比肩大罗天圣皇,亦是远在天界天帝之上,若非他顾忌大道量劫所在,这区区人间之地,早就成乾坤统一了。”
应龙对鲁肃的态度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解释,但是湮灭了其那最后一丝侥幸,“更何况,我天界是两头下注,至于辅佐东吴更多的是一步不甘的棋招。”
“这……”
鲁肃听完应龙那残酷的事实后,不自觉地退后了几步,直至半个时辰后,他才颓唐地抬起了头,朝应龙问道,“右国师,难道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