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所言不差,军队无非是钱粮兵甲,民生无非是衣食住行,施政则为政策,其实这些归根究底都无非是钱粮而已,或者说换个说法,就是经济基础,如果钱粮充裕,民生则稳,军队则无忧,施政则游刃有余,而且殿下还少了一个主要的,那就是文化,后宫之争,无非是太后主张无为而治,这是一种文化,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华夏诸子百家,并非要一家而言,需要集各家之长。”

“先生的意思是集各家之长自成一家?”

何立文笑而不语,不得不说刘彻非常的透,虽然年轻却见识思维都与一般人不同。

“先生说的经济基础,可有良策?”刘彻见何立文不愿意多说,也就不再追问。

“经济基础就是我们平日说的比较简单的钱粮之类,这个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等方方面面,所以如果是要提振经济,需要从各方面入手,粮种殿下已经清楚其作用,如果这个普及开来,食则无忧,食无忧,则民众有足够的土地、时间等去种桑植麻,则衣无忧,衣食无忧民生就基本上无忧,衣食足则住、行,以及物产流通需要顺利,这则需要商业辅助,不然粮食烂在农家,或者东方足西方缺,都是不利的,其次,衣食足则需求更多,这时候又需要工业的配套生产更多的产品来满足需求,三者相辅相成,如果三者良性循环,则经济基础就是牢靠的,然后发展军备,毕竟拳头大才是硬道理,这个道理无论对外对内都是一样的,如此,再谈无为而治就有些怡笑大方了。”

“先生的意思是从经济基础开始,把农工商同步发展,然后强化军事掌控,问题便可水到渠成?”

“大概意思差不多,不过,殿下还是要解决教育问题,朝廷掣肘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世家,世家最大的影响在士族,教育普及则士族不存,普天之下可人人如龙,国家也多可用之材。”

“教化天下可谈何容易啊。”刘彻感叹道。

“元武还没和殿下说造纸之术和印刷之术?”何立文同时看向老四。

“还没来得及说,最近殿下一直在讨论粮种的方案,也在帮我争取负责这一块的事情。”刘元武赶紧解释。

何立文的想法是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还有接下来的武器装备的事情全部交给刘彻来做,这也原本就是他自己的事情,当然老四要负责从旁协助,至于搞钱的事情,民生类的事情可以自己来做,不然一方面容易乱,另外如果个人插手国家机器的事情容易生出祸事,毕竟自己的“任务”是帮忙这个时空换取资源,又不是赚钱。

“嗯,殿下回去以后可以让元武详细说说,造纸与印刷解决,教化天下最大的书籍障碍即可迎刃而解,其次是建议殿下将现在的文字简化,最少是常用字简化,这对于教化天下更是意义重大。”

“简化?”刘彻有些迷茫,这毕竟是涉及到知识盲区了。

“简单地就,就是把现在笔画繁多的文字简单化,比如说篆书的汉字。”何立文用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篆书的汉,然后又写了一个简体字的汉,“如果我们把水字傍用三点来表示,右边用‘又’字来表示,意思基本上不变,但是两个字比较,殿下以为哪个字民众更容易学习?”

刘彻眼睛一亮,不过还是担心地说:“这样文字本身表达的字义还是有些变化的。”

“教化天下与字义本身的变化相比,殿下以为哪个更重要,另外,简化并非完全取代,可以两套文字并存嘛,而且简化还有一个好处,大概相近的字义笔画变少很多不仅仅是方便学习,其次印刷方面也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如果用原来的字,这字就必需要大,不然就是一团墨,如果简化,同样的一张纸,原来可能只能写一百字,简化以后至少可以两百字,这个对于文字普及也是意义重大。”

“不知先生可愿意帮忙?”刘彻的想法是既然东西是你想出来的那么你来做好了。

“这个自然。”何立文心里想的是,无非就是一个对照表以及释义嘛,后世有就有现成的,直接搬过来就好,方便得很。

何立文的想法是直接把篆书、繁体字、简体字弄成一份对照表,并把释义整理到一起,或者是两两对照也行,看后世现成的资料怎么样的,这样就从老三到老九都可以通用了。

至于老一老二就不需要了,直接用简体字好了。

后面自然是涉及到各方面的无限制聊天了,何立文毕竟是后世过来的,所以各种聊天自然信手拈来,而各种观点观念也是让这个时空的刘彻深感震憾。

大半天的聊天,最大的受益人自然是刘彻,好像在心里面逐步形成了一条未来的康庄大道一般,这次聊天对于这个时空的影响自然是非常巨大的,以至于这个时空的后世称这次聊天为“汶议”。

最后何立文交待老四:“你回去以后,把印刷、造纸这些先弄出来,然后告诉刘彻高炉、水泥等相关的事情,这些差不多要同步开始了,至于赚钱的事情我这边来好了,你现在当官了也不好操作,以后我们大致分工就是你负责与国家民生相关的事情,辅助刘彻,我这边负责赚钱。”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