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背朝黄土"的贫苦百姓们,他们这些读书人更清楚"安南"对于如今的大明意味着什么。
尽管朝廷于各地开展的"农政"已是颇有成效,辽东经略熊廷弼也在不断派兵恢复"奴儿干都司"的疆域,并顺势开垦荒地,种植粮食。
但这一切,都不如在史书上屡见不鲜的"安南粟米,一年三熟"更有冲击感。
倘若大明能够恢复将安南重新纳入版图,恢复昔日的"交趾布政司",虽不敢说能够借此彻底解决大明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但也能为朝廷缓解燃眉之急。
见到街道上这些平日里最为注视自身形象,眼下却如此放荡不羁的读书人,不少百姓嘴角都是微微一撇,但此时却也无人对其冷嘲热讽,反倒是同样高声附和。
在一处坊市附近,有一名年纪约在六七岁的孩童,坐在自己父亲的肩头,似懂非懂的盯着在街道上奔走的读书人。
"达,他们为何这般高兴?!"待到刚刚那群读书人走远之后,面色有些枯黄的孩童轻轻晃了晃身子,一脸天真的朝着自己的父亲问道。
"朝廷又打了胜仗.."听闻自己稚子的询问,年纪约在三十上下,瞧上去有些其貌不扬的汉子便操着浓浓的陕西口音,跟自己的儿子解释道。
闻声,孩童脸上的不解之色更甚,仔细思索片刻之后,方才犹豫问道:"朝廷这些年,不是一直在打胜仗吗?!"
自打他记事以来,便一直随着自己的父亲四处奔波,寄人篱下,而自己的父亲也不止一次在自己面前,暗自垂泪,长吁短叹。
但每一次听闻朝廷打了胜仗,自己的父亲都会忍不住高声欢呼,可他们父子二人依旧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直至年关之前,他们父子二人历经坎坷,终于到达了传说中的京师,并在官府的帮助下,顺利度过了往年最为煎熬的凛冬。
"吾儿,朝廷这回不一样。"听闻自己长子天真的发问,朴实的汉子下意识的回应道,但许是觉得此等回道不足以令自己肩头上冰雪聪明的幼子满意,这汉子在思索片刻之后又回应道:"朝廷这一次是帮我们去找粮食了。"
"以后咱们大明的百姓,都不用饿肚子了。"
知晓自己再也不用忍住挨饿的滋味,一直面露迷茫的孩童终是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并高呼道:"好耶!"
"达,以后等我长大了,我也要率领大军,去帮朝廷找粮食。"
听得此话,面容朴实的汉子先是一愣,随即便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嘴角涌现了一抹苦笑。
他虽是大字不识一个,但内心多多少少也清楚,朝廷此次出兵安南,表面上是响应莫朝请求"以战止戈",实则是为了恢复交趾布政司,将其变为大明的粮仓。
此等结果,可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到的。
他并不敢奢望自己肩头上的稚子日后也能够像如今在大明万人传颂的祖大寿,卢象升那般封侯拜相,但他身为人父,自不可能打击自己幼子的积极性。
尤其是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多年,从陕西延安府一路辗转至京师,横跨数千里的路途,肩头上的幼子已是他此生唯一的念想。
"达相信你,你叫李定国。"
"生来就是要让我大明,愈发繁荣安定的。"
一声轻笑过后,父子二人消失于人头攒动的人群中,但年纪尚浅的幼子却将父亲的话语牢牢记在了心中。
他叫李定国,生来就要让大明繁荣安定,长大后更是要领兵远征,为大明继续寻找粮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