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出众的三位大将,王骥、陈懋和蒋贵都去了南方,不在京城。
最糟糕的是,朱祁镇和王振出征时带走了京城三大营的二十万精锐。
导致京城所剩兵力不足十万,还都是士气低落的二线部队。
也先击溃明军主力后,进逼京城,导致城中人心惶惶,许多贪生怕死的朝臣提议南迁。”
朱元璋痛心不已,“真要南迁吗?这一走,咱才收复的燕云十六州可就又丢了啊!”
朱棣:“一旦南迁,北方无险可守,蛮夷必定侵扰更甚,难道大明就是因此而亡?”
还是朱标更沉稳,“四弟别急,之前梁先生提到本期要讲明代宗朱祁钰以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
也许他们并没有南迁,而是成功守卫了京师。”
朱元璋苦笑一声,摇摇头。
“守卫京师?重臣死了那么多,靠朱祁钰还是靠孙氏去守?
梁先生也说了,郕王朱祁钰懦弱无刚,是个没野心的人。
孙氏的品行和能力更不用指望。
还有谁???”
梁丰:“十七日早朝时,面对危机局面,大明朝堂之围绕逃还是战展开了一场争论。
以徐珵为首的许多大臣提议南迁,以保全富贵和性命。
值此危急存亡之际,幸好朱棣留下的四朝老臣胡濙驳斥道。
‘永乐皇帝将陵墓放在北京就是为了警示子孙不可迁都!’
兵部侍郎于谦更是慷概陈词道:‘提议南迁之人,斩!’
扭转大明命运的人出现了。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永乐十九年,于谦进士及第,受到朱棣青眼,被任命为御史。
朱高炽和三杨亦认为他是难遇之奇才,将来会成为国家栋梁。
宣德元年,朱瞻基平定朱高煦叛乱后,派于谦数落朱高煦的罪行。
于谦表现极佳,狠狠地教训了朱高煦,并给朱瞻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宣德五年,朱瞻基任命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并派他巡抚山西、河南、陕西等地。
于谦在外历练十九年,工作兢兢业业,又十分清廉,老百姓自然非常爱戴他。
到了正统年间,王振四处收受贿赂,因于谦进京述职不向他送礼,而怨恨于谦。
正统六年王振找了个借口,打算将于谦下狱处死。”
“好啊,又是这个王振在残害忠良!”
朱元璋大怒,于谦有能力又清廉,多对他老人家的胃口啊。
骂完王振他还不解气,“昏君无道,奸宦才横行,咱看都是朱祁镇的错!”
梁丰:“因百姓群情激愤,连地方藩王都书求情,王振迫于压力,不得已将于谦放出。
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城,任兵部侍郎,直到土木堡之变。
面对是否南迁的决择,于谦的态度是坚定的。
他表示:‘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南迁,大势将不可挽回。
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于谦的话得到了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爱国官员的支持。
经过他们的努力,打动了犹豫不决的朱祁钰,防守北京的决策终于定下来了。”
兄弟们,求收藏!求鲜花!求月票!新书需要一点鼓励!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