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叶丫丫就守在电视机旁,将电视调到省卫视频道,等着看八河区地沟油事件的新闻。

今天刘文灵在三人群里发了信息:今天晚上省卫视频道的正点新闻将播出地沟油新闻。她在看见信息的第一时间,就拨通了播出部的电话,请值班的工作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将八河区的新闻完整地录制下来,然后交给总编室存档。播出部不归她分管,刚当上副台长那会儿,遇到这样的需要存档的节目录制,她都请汪山城转告,后来嫌麻烦就直接给播出部值班室打电话交待了,因为这本来就是播出部的职责之一。

听说有八河区的新闻在省台播出,顾海涛也在沙发上坐下来,也想了解一下事件的原委。

不知不觉间,时间就到了晚上8点,几秒钟的广告之后就是正式的新闻节目。八河区的这条新闻是第二版块的头条,篇幅还比较长。看完新闻后,顾海涛思量着说道:“省台的表现方式很灵活、很活泼,让人看起来感觉到轻松,举重若轻。”

叶丫丫看了地沟油新闻后,对省台后面的新闻已经没有了兴趣,她拿起遥控器,将电视频道调到八河区电视台。八河区电视台,也是晚上8点准时播出新闻,刚好与省卫视台的整点新闻同时间播出,叶丫丫按了回放键,将节目从头开始播放。

八河区新闻的第一版块也全部是时政新闻,也是第二版块的头条播出的地沟油事件新闻。叶丫丫和顾海涛都认真地看起来,看完后,叶丫丫沉吟着没有说话;顾海涛看了看她,思忖着说道:“照理说你们的新闻也不错,你看哈,镜头都一样,稿子的写法也差不多,但是这个效果看起来就是不一样,你看出是什么原因了吗?”

叶丫丫用遥控器将节目往回调,又从头看了一遍地沟油新闻,看完后,她沉吟着说道:“确实,镜头差不多,稿子也差不多,要仔细地比较比较,他们用的镜头还没有我们的镜头讲究,就是我们的镜头选的都是比较稳的,而他们的镜头有好多是晃的;稿子都是文灵写的,我们只作了小改动,我觉得这个小改动,也没有改错。但是最后的效果却不一样,说到底,还是我们平台低了,我感觉到最大的差别在播音员的配音上,我们把这件事情看作是一件大得不得了的事件来对待,太过谨慎、庄重,而人家的心态就不一样,人家是在说新闻,是举重若轻了。”

顾海涛微笑着点点头:“对,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样的稿子,同样的镜头,因为平台不一样,节目在经过不同人的打磨后,就粘上了不同人的气质,一道工序变一点点,几道工序下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是啊,就像我们说的一个个的文字没有情感,穷的富的、大的小的、男的女的、好的坏的,大家都可以用,都一样地使用文字;可是不同的人把它们排在一起,再变成文章就有情感了,含义和效果就都不一样了。”叶丫丫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叶妈妈本想到客厅看电视,看女儿女婿在讨论问题,就去书房看顾明轩写作业去了。

从上次爆发争吵后,顾海涛的行为改变了很多,在家里的时间也明显比以前多了很多,需要加班或者有应酬,他都提前说给叶丫丫听;如果不回家吃饭,还会给叶妈妈专门打个电话,让叶妈妈不要准备他的饭。而叶丫丫也改变了许多,她刚开始不能接受顾海涛精神出轨的事实,认为顾海涛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甚至有了已经过不下去的感觉;因此,她对顾海涛非常冷淡,但是又不想让妈妈看出她和顾海涛之间在斗气,当着妈妈的面,当着儿子的面,还得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保持着正常的交流;但是在背后,她几乎不理顾海涛,只把他当作空气人;但是这段时间以来,顾海涛却像没事人一样,总有话和她说,慢慢地就开始回应一两句,不知不觉中,两人关系趋于缓和,特别是今天,两人不知不觉中就说了很多话。

“你们台也可以学学人家省台嘛,第一版块的时政新闻就不说了,该庄重庄重,该严肃严肃;但是后面的版块,特别是第三版块,你们也可以尝试尝试说新闻嘛。”顾海涛看着叶丫丫的眼睛,认真地表述着自己的观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