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西回到家里,我就开始写计划书。
现代农庄的经营大都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农业模式,把农业旅游作为开发出路,从而达到土地增值致富的目的。
可这是古代,普通民众还吃不饱穿不暖呢,谈什么休闲娱乐?再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里一片荒山野岭,谁没事会来这儿消费?
所以要追求短期内的最大收益,养殖和种植才是首要。树上果,林下鸡,种养结合,发展经济生产立体农业的庄园农场,才能让荒山变成宝地。
山地整体北高南低,起起伏伏,利用地形,顺势而为。按照种类的不同,鸡、鸭、兔子、牛羊各占一个山头,不用大挖大填,但有些必要的护坡和挡土墙得砌筑出来。
家禽家畜好找,可惜果树不好寻。还要求什么品种?算了,只要能吃的,能利用的,要是能找得到,就都种上吧。
唉声叹气中,透过窗户,看到云朵和三妮一人拎着个热气腾腾的大桶从灶间出来。
收了桌子上的纸笔,我赶紧出去帮忙:“怎么烧了这么多芦根水?往村东送吗?”
三妮说道:“是的。爹说,不给帮忙的人管饭了,得让人家喝口水不是?”
和云朵轮换着拎着水桶,来到村东,看到里正和老爷子正在指挥着清理场地。
之前灾民走的时候,棚子没拆,出入村子碍事,里正等他们走后,让都拆卸了下来,堆放在这片空地上。
“里正叔,爹,新房子就盖在牌坊南边这一片吗?”
里正说道:“是,按照一家五间的规格,这一排能盖出四户,离西边的排洪沟不能太近,要不雨水大了会淹。”
老爷子补充道:“人口少的,三间房就够,不过一户是按三分地定的,南边这一片,正好够。”
“爹,光整理整理木头不耽误明天搭窝棚就行,杂草不用除,那些人来了也不能太清闲不是。况且你这白让大家做工,时间长了可不讨好。”
“知道,把这些清理出来就不干了。主要怕他们把能用的也拿去当柴烧,怪可惜的。”
人都有凑热闹的心理,知道流民明天要来,第二天村民们早早吃完饭,就在村口牌坊处蹲守,扯闲天。不但有赵家庄的人,连上湾、下湾都有人过来看热闹。
老四媳妇在门口一个劲催:“二嫂,你快点,不等你了,我们先走了啊。”
那些人要在这儿落户,以后天天都能见到,也不知道她现在慌个啥?是想着从人家那疲惫落魄中找找优越感吗?
实在看不得别人悲苦,但又怕老爷子那儿需要帮忙,最后只能磨磨蹭蹭的,跟抱着小石头的大嫂一起去了村东。
流民已经到了,里正和老爷子在指挥着他们搬木头搭窝棚。南边留着盖房子,就在北边先搭的棚子。
板车、独轮车胡乱摆放着,盆盆罐罐,大小包袱摆了一地,乱糟糟的,除了二栓他们几个在帮忙,其余村民都在看热闹。边看还边议论,不时发出啧啧声。
“看那个汉子穿的,衣服破的都露肉了。”“那家孩子胳膊腿细的,跟个柴火棒似的。”“那家媳妇脸上都是土,都看不出长什么样了。”
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一个个闲的。你们要是到处颠沛流离,说不定比他们还惨呢?
看到我过来后,里正说道:“二栓媳妇,你可来了。”
“叔,需要我干点啥?”
“看见那边的那一群孩子没?刘大人特意送给你的,这是他们的卖身契。”
接过里正递过来的一堆纸,我朝他指的方向一看,好家伙,高高低低一群小萝卜头。
“里正叔,刘大人送些为奴为婢的,好意我也就心领了。可这怎么还有2个四五岁的,这是谁伺候谁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