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姚冉工作室再次扩大,两个别墅办公区已经太过局限。
主要是这两年不断有作品被选用改编,受众面越来越大。社会反响也越来越深刻。
正好,五月份文化部推出一则关注民生的栏目,姚冉工作室被选中协助举办,需要抽调一部分人参与进去。
许允带着几个资历成熟的工作人员跟随大部队去了支援乡镇,工作室人手紧缺。
虎爷找沈潮汐商量,他们工作室即便人员齐全,工作量也已经超负荷,更何况最近有两部被某影视剧组看中,商洽做ip改编。
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虎爷把工作重心用在这边,其余有些应接不暇。
关键是人员紧缺只是一方面,既然工作室品牌要打入大众视野,就迫切需要选址,找更合适的工作地点。
这种工作室要求地段起码不能太偏僻,最好是出版类聚集的地方,还最好能包下一整层写字楼,这样才能算是初具规模。
沈潮汐这几天焦头烂额。
应聘信息已经登在各大网络,来报名的人倒是不少,只是水平太过层次不齐。
她想招一些有文学功底,经验倒是其次,最起码热爱写作这个行业的人才。
应聘者中很多人做过编辑,甚至于还有人做到主编副主编的位置,谈起未来规划出口成章,给他一个案例让分析一下,一写就是一大篇,关键是一句不抓主题。
虎爷也头疼,这些人要培训,可不是小工程。
这天,沈潮汐来到工作室,虎爷那边正在应聘编辑,走廊里坐着十几个人等着。
沈潮汐没有打扰他们,而是直接进了自己办公室。
最近工作堆积,需要签字的文件就有十几个。
当初成立工作室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做现实题材的文章,可是却渐渐偏离轨道。
当然,这些并非是坏事。
几个文件大都是必须要拨款,沈潮汐看了一眼金额,不算过分便都签了。
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
前台接待带着一位四十多岁,头发有些凌乱的中年男人进来,沈潮汐一头雾水,待辨认出这人是谁后,整个人差点跳起来。
简直就是瞌睡给递枕头。
来人原是一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因为一次小失误被辞退,这些年一直游历大江南北,写出很多脍炙人口的显示题材文章。
沈潮汐上大学那时候,一位导师认识他,还专门把他从要北上的火车拉下来,硬是让他给做了一次演讲。
也就是从那时,沈潮汐对笔下的世界产生了浓厚兴趣。
“张老师!”
此人叫张严,原名不清楚,这是后取的名字。
“快请坐,许多年不见,前不久还在网站搜到您一篇文章,写得真好!”沈潮汐由衷赞叹。
等上了茶,两人坐下来聊起,张严说起这些年的经历。
原来他在三年前成家了,认识一个酒店的服务员,两人算是一见钟情,很快结婚领证,也很快孕育了自己的小孩。
只是,天不遂人愿,半年前孩子被诊断出心脏病,花销很大,这半年已经花掉他和爱人所有积蓄,无奈张严只得向现实低头,出来找份工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