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只有三句,在中国历代诗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存在,三句是都代表着一个广大的场景与宏阔的心境,都是句句含有“兮”字,或是是他们那个时代诗歌的特色,三句所表现出来的胸襟,都在指向这位作者是帝王的气派。首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即大风吹来,浮云飞扬,这里可能寓意群雄竞逐,而天下开始乱也,符合他刚刚亲征平定叛乱的心境,云飞扬的寓意美好,遂被武侠小说《天蚕变》引用为英雄人物的名字。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用威字生动的表明各路诸侯臣服于大汉朝,直接描写出刘邦平定叛乱后的得意心境,让天下不安分的势力重归大汉朝统治之下,而他自己路过故乡沛县,大摆宴席,告诉乡亲父老们,在乡亲们眼中不起眼的他如今荣归故里,八面威风,威加海内。尾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也就说,即便是出身不显赫的他经历群雄竞逐后,因为得到猛士方能守住四方,使得他荣登皇帝宝座,此次亲征叛乱顺利而返,也是因为得猛士而守好四方。在看似积极含有激情的《大风歌》中,刘邦也透露着悲音,据记载刘邦与故乡沛县亲朋好友欢唱跳舞时,表现出慷慨伤怀,乐极而泣的样子,或许他明白平定叛乱只是稳固他创立大汉朝的一部分,犹如第三句所言,他需要得到猛士守住四方,或许透露着他平定淮南王叛乱后陷入踌躇满志的心境,对自己历经艰辛创建的江山基业透露着内心的忧虑。《大风歌》无疑是帝王诗,帝王诗中除了李煜这个沦为阶下囚写出悲恨不已的诗词外,多数是表现积极情怀的,毕竟成功时都是想着建立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这时候创作诗歌,必然要言志。

《易水歌》

(战国)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两千多年前的诗歌,很多作品已经失佚,除去项羽《垓下歌》和刘邦《大风歌》外,战国时期的《易水歌》因“风萧萧兮易水寒”让人们熟知。《易水歌》的作者是荆轲,荆轲刺亲王的故事,世人或许有所耳闻,这首诗歌便是荆轲去秦国刺杀亲王前饯别之际所作的一首诗歌,语言简洁直白,却意味深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风萧萧的将易水河吹的很冷,壮士去了将再也不回来了,说明刺杀亲王的重要任务将是有去无回的,据史书记载,为壮士饯行时,高渐离击鼓,荆轲悲歌,这个场面甚是悲壮,因为去刺杀亲王就像到虎穴和龙宫里一样危险,英勇无畏的气概,仰天长叹都能形成白虹。这首诗歌是作者荆轲受燕国太子丹的委托,准备去刺杀秦王时高唱的悲歌,或许现代人难以理解荆轲为何答应太子丹的请托,因为这个任务完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个历史典故真假几何不得而知,不过荆轲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则是熠熠生辉,经久不息的流传于世。

《李延年歌》

(汉)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语中,有诸多形容女子姿态和美貌的成语,好比因古代四大美女而起来的闭月羞花和沉鱼落雁,这些成语来源都有典故,同样高度赞美女子的成语倾国倾城,想必是源自汉代的《李延年歌》,这首诗歌是汉代宫廷音乐节李延年的作品,题目直接用其名加上歌字组成,可见在遥远的秦汉时代,诗歌命名较为简单。这首诗歌大意是,北国有一位美人,有用举世无双的美貌,他娴雅而脱俗的性情,不屑与众女为伍,她只要对守城将士瞧一眼,便可令城池失守,倘若对君王送秋波,国家便可惨遭灭亡的风险,宁可是倾国或倾城,也不要丧失获得佳人的好时机,毕竟盛世佳人不可再逢。倾国倾城,形容女子举世无双的绝色美貌,尽管是夸张的说辞,他能留存至今,必有他背后经典的历史典故,据历史记载,这个典故与作者的妹妹有关。李延年之妹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姬,汉武帝素有雄才大略的美誉,然而在女人面前,他俨然和众多的文人墨客一样,会有自己的宠爱倾向,而作为宫廷音乐家的李延年,有机会借助此诗歌将自己妹妹引荐到汉武帝身边,并且妙丽善舞的李延年之妹果然不负所望,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得到皇帝的宠爱意味将会给家族带来荣耀,这也正是李延年所期望的。

吸引读者的有时候不是诗歌本身,而是它背后蕴含的意义和深藏的历史故事,其背后不可常人所熟知的典故,往往比诗歌本身更具有魅力,以上几首古老的诗歌,都是两千多年前的作品,但他们背后的故事,还有着经久不衰的流传度,尤其是西楚霸王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