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脸色发乌,双眸渗血:
“饥民越来越多,总有人不甘苟且,总有人一拥而上。杀尽不公的裁判,再把那英豪子孙丢进米堆里埋死——何不重起米堆,再分天下之粮!”
老将微笑道:
“那些英豪定下的规矩,看似有失常理之处,实则是为了天下的安定。如若没有那些规矩,天下会更乱,饥民会更饥。按你所讲,重起米堆,另择裁判?阿晦,代代如此,朝朝如此,相信叔祖,不管米堆前换多少人,结局是一样的……”
“这些英豪,是龙的儿子,是天的儿子。龙子注定是龙子,天子注定是天子,高门注定是高门,氓隶注定是氓隶。这是天注定,改不得;除非你逆天而行。可是违逆天道之人,自古皆有死!”
“叔祖……”
少年沉声道:
“我谢晦一十八年家国,向来以仁孝侍奉尊长,叔祖千言万语,谢晦皆作金科玉律。谢晦万死,叔祖,我今日偏要讲,你说的都是狗屁!”
“你那些规矩,都是狗屁;你那些英豪,也是狗屁!龙子?天道!所谓英豪们定下的规矩就真是天道么?叔祖,我且问你——”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是天道么?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天道么?恶人高张,贤士无名,是天道么?至于国乱在前,东军远窜,也是天道?我眼中所见,富有山海,贫无立锥;战士浴血,王孙宴乐——这也是他妈的天道?这也算他妈的英豪?”
“古人以巢为穴,钻木为火,茹毛饮血,至今不过几千年——米堆聚起来,也才几千年。桀虐民,汤作誓;纣无道,起而伐。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及至秦并六国,天下同文同尺;高祖提三尺剑,世上人心归汉。一万年太久,千古只如朝夕——这朝夕之间,又有多少仁人志士,漂血流之杵,奋匹夫之怒,左右碰壁,上下求索,只为了天下人人都能吃上那一口米粮,生生杀出来一条血路!此为泱泱之华夏,非为区区之谷堆!”
“米发的公平些时,我辈温良恭俭;外敌妄图染指这米粮时,我辈又能横戈相御、不吝生死!叔祖,你也做过谷堆的裁判,你也树过淝水的大旗,怎么,如今竟敢以英豪自居?叔祖,可笑,你真是英豪吗?天下有英豪吗?”
“叔祖!天下自有英豪!神州万里,百姓人人是英豪!独独你不是!”
“你不必再用淝水的令名诓骗我了。我年幼时,一直视你为傲。可是叔祖,人终有长大的一天啊。不要诓骗后生人,后生总有长大成人之日,你待我如何,我终会清楚。更不要妄图用颠倒黑白的规矩去愚弄天下百姓,百姓迟早会明白古今真相!”
“当年苻秦南下,羌兵百万,投鞭断流。胡人挟百战百胜之威,意在横扫江南,覆灭中华正统。沿江守将不战而降者,纷纷如风中秋叶;晋皇龟缩建康,群臣议论,无非割地迁都。”
“当此人心丧乱,我谢家二子,挺剑独行北面。谢氏高举卫道之帜,天下英雄,生死不计,如影相从;八万江淮子弟,抛家舍业,齐集淝水之岸。叔祖,仗不是你一人打的,功不是你一人成的;埋在淝水边的八万战骨,他们是英豪,你不是;五胡乱华九十年,死守在长安洛阳的百万无名小卒,身膏草野,名不见青史——他们是英豪,你不是!”
“叔祖,你已年过六旬,每每西风之夜、秋雨之夕,你常常怀念自己曾经的同袍兄弟;儿时,你向我讲述两淮的厮杀,你眼里带着泪,也带着难得一见、转瞬即逝的光。叔祖,数十年日复一日的蝇营狗苟,为了你口中的门户之计,为了你子孙万代的粮堆和米谷,你不累么?叔祖,种种失去的人里,你最该怀念的,本是你自己。”
谢琰一双虎目,绽出星星点点。老谢强笑道:
“兴我谢氏者,只在谢宣明。阿晦,你……你已不是少年了。”
“我确已不是少年了。”
谢晦把怀中包袱扔在地上:
“那女子,她死了——她死相极难看,尸浮河湄,使人不忍卒观。我一辈子记得她的笑脸,我弄不清楚,夏花一般青葱的女子,为何转瞬就被这腌臜的世道蹂躏成一团烂泥?我因此负剑东行,夜入十里亭中……”
谢琰闻言乍惊,忽而作怒。
谢晦再也不似从前般注目老谢的一喜一乐:
“两颗猪头,抵不过冷月花魂,我只是恨。是那朱家,把这无辜女子活生生沉入水中:他对外还敢标榜什么逻辑不通的忠贞节烈,像你米谷的道理一般扯淡,无非全是粉饰他逐权争利的狗屁私心。门第……你这口口声声的门第,恃强凌弱,以富欺贫;古往今来,协子河上,不知把多少良善人家的好儿女浸到猪笼里去!”
老谢琰无言以对,沉默摩挲着身下的红木木榻。良久,谢琰道:
“阿晦,这天下,你改变不了的。世间事,就像这木榻的颜色,红的就是红的,黑的就是黑的——这也是定好了的,红成不了黑,黑也变不成红。天理如此,你待怎样?”
少年癫狂大笑:
“如今天下大乱,物力维艰,就连皇家也不能轻易凑齐四匹毛色相同的骏马。叔祖,世间真的有这么多红木么?天下未乱时物阜民丰,从前的红木是实打实的红心楠木;现在你身下这红木木榻,不过是压缩了一些木屑和纸浆,外面糊里糊涂地刷了一层红漆罢了——这红也看来不纯!”
帐外忽然大乱。
流星探马突传急报:
“五更时分,北府兵夜攻郡东。刘寄奴双刀入阵,他主将的黑马之侧,并辔牵了一匹白马——那黑马腾跃如飞,白马亦疾驰如电;我军观之,白马仿佛老将军平日所乘那匹‘烛夜千里白’。”
“荒唐。三军人人识不得马,还识不得人么?老夫如今不是端坐在中军大帐!”
“将军……阵前那白马上,团团绑缚着个老者。那老者白须过颔五寸,兜鍪衣甲也与将军无二……”
谢琰大惊失色,瘫倒榻上。
“啊……”
“叔祖,是我教他们如此如此。白马上那人是扮你的,正为动摇东军之心;你那千里快马却不易得。阵前那白马,马肋两朵黄斑,唤作个‘踏水穿云照’。两马马速皆是千里如瞬,我教刘将军涂饰黄斑,将你那烛夜白驹也仿了个相似。叔祖,你今夜败了,趁夜未明,北投长亭码头,速速上水路逃命去吧……”
流星马数人来回帐中:
“报将军!北府兵破我前阵!”
“报!北府四营马军齐出,连破三阵!历阳军弃旗北窜!”
“报!我军自相惊扰,后军不战而溃……”
“报!郡东行阵皆失,北府已杀入营垒!”
老谢捋动白须,仰天大笑:
“昔日马渡淝水,犹得风鹤相助;今夜兵败汉南,竟受犬羊相欺!罢!罢!阿晦,叔祖败了,如今是败了……”
“你还不明白吗?”
谢晦狂意尽收,轻抚铁剑之残锷:
“当年胡人欲亡我中华,胡马渡江之初,敌兵三十五万,号称百万;我军不足八万,剑钝粮绝。谁人敢想,区区淝水一战之成败,乃使虏首身死国破、胡人五十年中不敢窥江牧马!南北攻守之势,竟然易形!”
“所谓失民心而立功业者,古来未曾有也。江淮战后,故车骑将军、大叔祖谢幼度,亲率北府军八万健儿,兵分五路,马步并作,大会于徐州。故将军挥兵北伐,剑指中原,兴师北上第二个月,连克兖州、青州、司州、豫州;铁蹄所向,一马当先!直杀到黄河河南,兵威震荡北朝;虎牢关下,故将军挥洒利刃,阵斩胡将三十七员,竟一举收复东都洛阳!至此大获全胜,北府兵转战三千余里,双刀快马,所到之处,百姓喜迎王师,沿途箪食壶浆,如稚童之望父母!”
“叔祖,这些都是你讲给我的。那些早已暗淡了的刀光剑影里,永远裹挟着你青葱不再的少年意气——当然还有他们的。”
“可怜千万英雄血,换来往日旧乾坤;那些凛然的意气、勃发的生机,俱皆云散在淝水。眼前这汉南,城非不高,池非不深,我二十万东军,兵革非不坚利,七州转运钱粮,米粟非为不多——如今你却败给了刘寄奴,军破身危,性命只在旦夕。”
“叔祖,域民不该以国疆之界,固国不该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该以兵革之力,治社稷不能任贫富之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你不是英雄,刘寄奴更不是英雄,百姓才是英雄。”
“叔祖,你如今是怎么了?”
“叔祖,你还不明白吗?”
“百姓!只有百姓!”
————————
烽火不熄,风沙暗淡。
沿江的西陵郡里,十数万东军丢盔弃甲,一盘散沙,羊拉屎般,狼狈向东蚁行。
江上只有一艘楼船,谢家残旗在江风中瑟瑟招摇。
老将的双眸里,满是疲惫。
船头又有三将,甲胄残破,血迹斑斑——三将长跪不起。他们的眼神中,再无出征时的勇毅;八目相对,老将只能看到迷茫和无助。
陈郡谢氏,重振家门的荣耀与梦想,在汉南的江风中破碎成灰。谢家的命运,正如这摇曳风中的残旗、也似那楼船桨下的浊浪。
“父亲,如今何去何从?”
“回会稽。江东子弟尚在,我犹能东山再起……”
十里亭兵不血刃,东军心寒胆摧,一战而降。跃马汉南,白直军生擒景衡、景山;沌阳城外,又掳获了谢琰亲儿谢混——刘寄奴威震荆州。
战后,白直谋主傅亮,力排众议,坚持饶过老谢。
刘裕斥归三将,尽得东军楼船、兵甲之利;纳降万名谢家健儿,又征编七千汉南子弟。
刘裕使虞丘进、檀凭之把守沙羡、石阳二关,封锁协子河、曲阳岭要道;傅弘之、臧焘,领强弓劲弩为之辅翼。
再遣镇恶、道济留守沌阳城及十里亭长江渡口,北与江夏众将接应;丁午、孟怀玉为副,一道休战养伤。
重兵囤守汉南,转运食粮草料;汉南郡里,白直军厘田垦荒,大建民坞、堡铺。汉南、江夏,两郡坐断江汉原野;又使王敬先、索邈率大兵驻跸两郡郡郊,日日备战,督练马步二军。
白直军向赤壁开拔前,有两支营幢,悄悄先行离开了。
到彦之带走了大部分骑兵,与他同行的,还有在战后一直病病恹恹、半死不活的蒯恩。
而另一个离开的,是孟家老二龙符。
这两拨人,一往南,一往北。
南,是莽莽苍苍的武陵。
龙符却领千名精兵往北。
北过江夏,脚步犹不停歇——
孟龙符受命,一头扎进了八百里淮阳山的绵绵荒野。
大战在即,远调生力军,傅亮问过刘裕。
看到刘寄奴和黄胡子老道相视而笑,傅亮便不再多言,心中却已揣知了八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