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登基后,作为曹家人,曹真立马被封为邵陵侯,升职为大将军,地位仅次于大司马曹休,也就是说,曹真的地位是高于陈群的。

原本,曹真是中了声东击西的计策,他真的以为诸葛亮的主力在斜谷道,所以赵云、邓芝这一路偏师是实打实地遭遇了曹真主力大军。

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曹真的身份是曹魏大将军、雍州、凉州都督,无论是陇右,还是关中地区都是在曹真的防区之内。

实际上在这次战争当中,诸葛亮和曹真并没有实际上的交手。

诸葛亮让赵云、邓芝等人率领军队兵出斜谷道,做出进攻关中的态势,其实是一支疑兵。

陇右各郡当时震动,三个郡望风而降。曹真在这场战争当中,一直屯兵于关中,防备赵云进攻的可能。

魏明帝曹叡亲自到关中坐镇,还派遣张郃率领大军支援陇右。张郃在“街亭之战”中击败马谡,从而进入陇右。

或许为了稳妥起见,或者兵力不足,大部队都被马谡败光了,丞相只能选择撤军。

诸葛亮的正兵失败,赵云的疑兵也没有什么作用,被曹真击败后撤回汉中。

真正击败诸葛亮,迫使蜀汉撤退的人物是右将军张郃,并不统属于曹真,事实上在一伐之前张郃一直在中线的荆州北,种云嘀咕这是对荆州不放心,因为西线吃紧才被曹叡调到西线。

在诸葛亮一伐之后,曹真预见诸葛亮二伐的目标是陈仓。这是有缘由的,蜀汉北伐总共有五条道。

从汉中到陇右的祁山道,从汉中到关中的褒斜道、傥骆道、陈仓道、子午道。

诸葛亮一伐走了祁山道,赵云撤退的时候烧毁褒斜道的一段栈道。排除这两条道路,剩下陈仓道、傥骆道、子午道。

其中傥骆道和子午道的北部出口比较靠近长安,陈仓道的出口,也就是陈仓比较靠近陇山。这大概是能够判断诸葛亮兵出陈仓的原因。

当然种云这么说,是有些“事后诸葛亮”的味道的。能够判断出诸葛亮二伐的动向,在种云看来确实是比较亮眼的,有预见性的。

为了防备诸葛亮二伐,曹真命令郝昭加紧修筑陈仓下城。等到郝昭修城完成之后,诸葛亮果然率领数万大军进行北伐,就在第一次北伐的同一年。

诸葛亮二伐也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和一伐一样,不能完全将功劳安在曹真的头上。

曹真预判到诸葛亮的动向,守卫陈仓的并非曹真,而是郝昭。

郝昭手中只有一千守军,却抵抗诸葛亮二十几天。最后等到曹真或者其他将领带领的援军,诸葛亮撤退的时候,曹魏骑将王双追击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击败并斩杀。

在这场战役当中,以一千人牵制数万大军的郝昭,才是最亮眼的人物。

郝昭作为曹真的部将,他出现在陈仓是曹真的命令,但是不能将部将的所有功劳,安排在主将的头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