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4年,公孙度在割据辽东14年后病死,由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

公孙康继位后,开始对朝廷恃远不服,甚至还动过西侵中原的念头。然而不久后,曹操派张辽收复东莱诸县,又接连击破袁谭、袁尚、乌桓等势力,兵锋逼近辽东,才令公孙康大为惊惧。

为表示归顺,公孙康命人将逃难至辽东的袁尚、袁熙兄弟杀死,并将其首级奉送给曹操,才使得自己的地位转危为安。

曹操为笼络公孙康,便封他为襄平侯,进拜左将军。公孙康自知无力与曹操为敌,遂致力于对东夷及朝鲜用兵。

在建安十四年(209年),亲率大军重创高句丽,不仅攻陷其国都,还迫使其国王称臣。

随后,公孙康又征伐朝鲜半岛上另一支强大的集团韩濊,并设置带方郡进行统治,而此时半岛南部的三韩也开始向公孙康表示臣服。

至此,公孙康建立起一个势力范围东达日本海,北抵黑龙江流域,南包朝鲜半岛,西接辽东属国乌桓诸部的大割据政权,称雄东北。

公孙康卒年不详,种云只知道他死后,因两子均幼弱,所以属臣便推举其弟公孙恭接班。

公孙恭继任后的事迹,只知道曹丕称帝后,曾遣使拜他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

然而公孙恭体弱多病、性格懦弱,望之不似人君,所以若干年后便被侄儿公孙渊取代。

时当魏太和二年(228年),而公孙渊,正是将辽东政权带向灭亡之人。

公孙渊继任后获封扬烈将军、辽东太守,但他对这个称号却并不满足,他真心想做的是燕王。

为求得对抗魏朝的外应,公孙渊向孙权称臣,并请求其册封。孙权大喜过望,于是不顾重臣张昭等人的劝阻,派遣大臣张弥、许晏等携金玉珍宝渡海至辽东,并册封公孙渊为燕王。

然而公孙渊的本意,不过是试探孙权对自己是否重视,根本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诚实”,加之畏惧魏朝的攻伐,于是对孙权幡然变脸,公然诱斩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魏明帝以表忠诚。

魏明帝不明就里,还以为公孙渊忠心可嘉,高兴之余还封其为乐浪公,进拜大司马。

然而公孙渊跟东吴交往的秘密,毕竟“纸包不住火”,渐渐地令魏明帝有所耳闻,为解决这个隐患,遂命幽州刺史毌丘俭,以武力为后盾,携书信印章征召公孙渊入朝。

公孙渊自知已无退路,遂率军攻击毌丘俭,竟然侥幸获胜。击退魏军的公孙渊立刻自我膨胀,对魏朝的畏惧之心荡然无存,遂于同年自立为燕王,并引诱鲜卑侵扰魏朝边界,同时再度向东吴称臣以求外援。

公孙渊,字文懿。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人。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军阀。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

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夺其叔公孙恭位,被魏明帝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后遣使南通吴国孙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