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外不急,他眼光看的很远,从玄门里抽调本地人,组成情报小组,代号按照前世看的,香港电影人物命名。
周星星,陈浩南,零零组,从一到九。让部曲杜恕统一管理,走水路混去武昌,埋伏起来,等未来需要的时候。
东吴军很尴尬,他们面对种云的民族统一战线,很快遭遇了困境。
诸葛瑾知道留它狗命,已经做好了撤退的想法。他好言劝说世族地主,要他们要么抵抗到底,要么退去建业。
他想的很美,他要做一个英雄,要所有人陪着他一起。他想打到底,战到一砖一瓦,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武昌地主们都不同意,这是他们的家,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凭什么让他们背井离乡啊。
而且太平军宣传,只要投降,把土地和财产的一半献给种云,就可以不死。这次世家地主达成一致,没有一个答应。
他们想坐山观虎斗,谁赢他们跟谁。故土难离,他们担心走后,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太平军,有粮食危机。有太平道站出来,希望不要采取平均主义制度,马上打下武昌,以后要仿照曹魏的经济模式。
他为种云考虑,给出军民分离的提案:“军粮补给有限,不能白白用来养活累赘。”
“嗯?”种云冷冷的看着这位部曲,看看他想干什么。
朱亮也支持可以试试,种云心里不乐意,不过既然大家都支持,他也不是独裁者。
朱亮的后勤营,开始做实验,上万百姓,在城西十里,开圩市,营贩运。向深山各寨送去通告,表达的善意。太平军麾下的土家营,现在派上了用场。
为了节约粮食,还制定供粮标准,将百姓的粮食消耗控制在一个月五十斤。
一名普通士卒,一个月供粮九十斤,可保持战斗力。
普通百姓,不用干什么重活,勉勉强强吃饱就行,他们要是吃舒服了,太平军还担心他们不干活。
为了提高百姓干活积极性,朱亮给出赚粮食的方法。比如参加太平军的修路筑城,为后勤营起锅造饭。
从土家营中挑选机灵的,向土著送信,进行贸易,他们前去沟通不会让土著产生抵触的情绪。
以前矛盾,最容易爆发在沟通上,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也就产生了矛盾。
还有贪便宜的诓骗土著,能捞一把就捞一把,等到他们发现吃亏,那就没有下一次了。
商贾风评不太好,他们目光短浅,大都赚一笔就跑,然后换一个地方坑蒙拐骗。
种云也做长久生意不一样,太平军言行如一,是做大事的。
太平军在城外,营建的最大圩市,距离江边不远。朱亮负责,有固定的商铺,不需要报备,管理相当宽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