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谈判,太平道,在玄门下面,以种云为教主,于吉作为主教开始传教。

种云的了解,使太平道惊为天人。随后种云赐名,带头的太平道人为三清。

岳阳港作为太平军的船基地,引进技术,大办工厂。种云的期望很高,希望能搞定太平军的大船。

东吴水军太强大,种云不得不把眼光投向水军的基础,造船业。

中国古代的造船业,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如果从独木舟和筏算起,最早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百越人。

秦汉时期造船业发展高峰,汉朝时,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师已经十分强大。

另外,东汉已经使用了布帆,这是利用风力解决船舶动力问题的重大发明。

东吴继承了秦汉的造船技术,从地理条件看,吴国滨江临海,有发达的传统造船工业,造船工场规模大、分布广。

东吴所造的船种除继承了汉代常见的船种外,还出现了以“勇力精锐”者充当棹夫、“往来如飞鸥”的走轲以及形体更加高大的楼船。

战船最大的上下五层,可载3000名战士。东吴官船就有5000多艘,可见造船业之盛。

内河航运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支流、珠江流域等河流,淮河也有一定的航运价值。

由于水量少,季节变化大,冬季有结冰期,北方的河流普遍航运价值不高,东北的松花江航运价值较高。

曹魏的控制区内河航运条件很差,蜀汉情况又如何呢?蜀汉位于长江上游,川江段(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段)滩多流急,航运条件远不如长江中下游。

古代造船的材料是木材,东吴森林资源丰富,造船的材料无疑有保障。但木材在水中长期浸泡容易腐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中国传统船舶采用桐油封护船体,是船材防腐的一种特殊技术。

桐油呈淡黄色,半透明,具有黏性大、耐酸碱和渗透性强等特点,用于涂抹木船船材表面,有防腐、隔水、隔潮、迅速干燥、耐高温、附着力强等效果。

桐油还用作捻缝油灰的调和剂。使用油漆封护木材,最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船在建成下水前,使用桐油和油漆两遍防腐封护,确保船在水中的耐久性。

油桐属大戟科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桐油种子所榨取的油脂就是桐油。油桐喜温暖湿润气候,怕严寒。

油桐要求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油桐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低山、丘陵。

曹魏控制区油桐分布很少,仅在魏吴交界处有零星分布,这也是其造船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之一。

东吴和曹魏控制区之间基本是平原,没有高大山脉阻挡,长江就成为守护东吴的唯一天险。

所以,维持一支强大的水军,就是维护战略安全的需要,东吴一直高度重视造船业。

三国时期东吴的造船业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在当时总体低迷的海洋事业中是一枝独秀。

吴黄武五年(226年)孙权派宣传从事朱应、中郎将康泰远航南洋。

孙吴为培植亲吴势力,曾先后三次派人与辽东半岛的公孙氏,进行大规模的海上交往。

这三次规模巨大的海上远航,开辟了由长江口,至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航线,在中国古代海洋活动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而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船队浮海到台湾(夷洲),派聂友、陆凯渡海征伐海南岛(崖洲),更为台湾、海南岛自古以来与大陆密切联系的佐证。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