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一众重臣也逐一品味,对精盐的滋味赞叹不已,深信它取代青盐是无可阻挡的趋势。

“父皇或许不知,我大唐并非缺盐,只是提炼技术尚欠火候。”

李祐娓娓道来:“许多未经提纯的盐块,表面的紫色结晶仍残留毒素,久食无异于慢性自杀。”

“因此,孩儿日夜思索,终于改良了提炼之法,才有了今日的精盐。”

“佑儿心系国家,时刻为朕分忧,真是朕的孝子。”

李世民满脸欣慰,虽然明知李祐言过其实,但眼前的成果已足够证明一切。

“微臣等恭贺陛下,得此皇子,大唐盛世可期!”

长孙无忌、程知节等人齐声高呼。

作为臣子,适时的恭维是必备的智慧,唯有与君心相通,方能共享荣耀,岂能不明事理?

房玄龄率先领悟,笑道:“若此精盐品质出众,其价值自是非凡,世家子弟喜好奢华,定会争相购买。”

“只是不知精盐的成本几何,产量又如何?”

李祐点头称许,房玄龄果然深思熟虑,直指问题核心。

“房大人慧眼如炬,本王心悦诚服。此法简便易行,只要有足够人力与原料,产量随心所欲,成本之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李世民、李渊、长孙无忌等人面面相觑,竟如此低廉?

尽管李祐刚刚在众人面前展示,但古人思维复杂,尤其是这些智者,总习惯于深究背后的奥秘。

他们认为李祐敢于公开制盐,必定有后手,有他们无法洞察的关键。

如今听李祐这般直言,竟如此直接便解决了问题。

“既如此,精盐价廉且产量丰厚,如何能让世家豪族高价购买呢?”

长孙无忌皱眉道。

“世家并非愚昧之人,齐王切勿小觑。”

对于正经的国事,长孙无忌始终认真,李祐也不与他争辩。

“长孙大人应知晓,大唐盐荒,就连青盐也成了贵族专享的奢侈品。”

“百姓多以醋布替代,其味可想而知。因此,精盐的市场需求显而易见。”

李祐自信一笑。

“坦白说,若非父皇急于充实国库,即便是慢慢低价销售,亦能赚得盆满钵满,每年为国库增添数百万贯收入并非难事。”

李世民等人再次被震撼得无言以对,李祐的分析合情合理,一年数百万贯的进账并非空谈。

要知道,大唐如今的税收,一年仅四百余万贯,贞观初年更是微薄至两百多万贯。

李祐单凭精盐一项,便能年转数百万贯,仍觉不足,意有所指,似乎还有更佳的生财之道。

众人羞愧满面,座中要么是帝王,要么曾是帝王,或是名臣良将,加起来数百载的智慧,竟不及一个少年懂得生财,实乃颜面无存。

“那么,佑儿,如何迅速充实国库?你还有其他妙计吗?”

李世民短暂的尴尬过后,迫不及待地问,其余人也皆翘首以待李祐的答案。

“其实很简单。”

李祐含笑回应:“朝廷制盐,世家分销!“

古语有云:油为精神,盐是气力。

可见盐对人之重要,其需求恒久不衰,永供不应求。

因此,销售根本无需担忧。

本章已完 m.3qdu.com